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3 研究价值 | 第8-10页 |
1.3.1 理论价值 | 第8页 |
1.3.2 实践价值 | 第8-10页 |
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 第10-15页 |
2.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观点 | 第10-11页 |
2.1.1 以平等为核心的正义观 | 第10页 |
2.1.2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民利益至上观 | 第10-11页 |
2.2 邓小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2.1 强调物质价值,追求国家富强 | 第11页 |
2.2.2 强调精神价值,追求社会和谐发展 | 第11-12页 |
2.2.3 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幸福 | 第12-13页 |
2.3 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第13-15页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遵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3页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指向:中国梦 | 第13-15页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提出的客观依据 | 第15-22页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解读 | 第15-20页 |
3.1.1 价值概念解读 | 第15-16页 |
3.1.2 价值观概念解读 | 第16-17页 |
3.1.3 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 | 第17页 |
3.1.4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 | 第17-20页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客观依据 | 第20-22页 |
3.2.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 | 第20页 |
3.2.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客观要求 | 第20-22页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渊源 | 第22-33页 |
4.1 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精神 | 第22-26页 |
4.1.1 传统文化 | 第22-23页 |
4.1.2 传统文化精神 | 第23-26页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因 | 第26-33页 |
4.2.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基因 | 第26-29页 |
4.2.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基因 | 第29-31页 |
4.2.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基因 | 第31-33页 |
5 继承传统文明,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功能 | 第33-38页 |
5.1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 第33-35页 |
5.1.1 以理性思维剔除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 | 第33页 |
5.1.2 以积极理念汲取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 | 第33-34页 |
5.1.3 以现代视域创新传统价值观 | 第34-35页 |
5.2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5-38页 |
5.2.1 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5页 |
5.2.2 推进传统文化转化与传承,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