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谐波抑制技术 | 第11-12页 |
1.3 有源滤波器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析 | 第15-24页 |
2.1 有源滤波器结构与原理 | 第15-18页 |
2.1.1 有源滤波器的系统结构 | 第15-17页 |
2.1.2 并联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2 谐波电流检测法 | 第18-19页 |
2.3 补偿电流跟踪控制 | 第19-20页 |
2.4 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20-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预测模型 | 第24-37页 |
3.1 预测函数模型 | 第24-27页 |
3.1.1 预测函数的构建 | 第24-25页 |
3.1.2 预测函数模型离散化对采样电流预测 | 第25-26页 |
3.1.3 函数预测模型下的负载谐波电流预测估计分析 | 第26-27页 |
3.2 自回归预测模型 | 第27-35页 |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判断 | 第27-29页 |
3.2.2 模型的识别 | 第29-31页 |
3.2.3 模型阶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3.2.4 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模型的预报 | 第32-34页 |
3.2.5 利用递推二乘法对AR模型进行参数优化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预测模型控制的有源滤波器 | 第37-51页 |
4.1 并联有源滤波器系统结构 | 第37-38页 |
4.2 有源滤波器的预测控制 | 第38-44页 |
4.2.1 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 | 第38-41页 |
4.2.2 锁相环同步技术 | 第41-43页 |
4.2.3 有源滤波器的预测控制策略 | 第43-44页 |
4.3 并联有源滤波器系统参数设计 | 第44-46页 |
4.4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6-50页 |
4.4.1 控制器的选取 | 第46-48页 |
4.4.2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页 |
4.4.3 采样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4.4.4 电源电路设计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预测模型控制策略仿真 | 第51-59页 |
5.1 恒定负载时谐波补偿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5.2 负载变化时谐波补偿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5.3 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