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英语课堂语言纠错策略探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7页 |
1. 论题的提出 | 第8-9页 |
2. 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综述 | 第9-15页 |
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错误与纠错 | 第17-30页 |
·界说“错误” | 第17页 |
·错误的分类 | 第17-21页 |
·“错误”之归因 | 第21-26页 |
·能力错误产生的原因 | 第21-24页 |
·语际迁移—母语干扰 | 第21-22页 |
·语内迁移—目的语干扰 | 第22-23页 |
·交际策略 | 第23-24页 |
·学习环境因素 | 第24页 |
·语言运用错误产生的原因 | 第24-26页 |
·认知局限 | 第25页 |
·心理局限 | 第25-26页 |
·纠错反馈 | 第26-30页 |
·纠错反馈的概念 | 第26-28页 |
·纠错反馈的类型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策略探究的理论依据 | 第30-34页 |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 | 第30-31页 |
·可理解性输出假说 | 第31-32页 |
·互动假说 | 第32-33页 |
·Lyster & Ranta的纠错反馈分类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分析 | 第34-43页 |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研究设计 | 第34-37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34-35页 |
·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数据分析 | 第37-43页 |
·学生对纠错必要性的认识 | 第37页 |
·学生的错误类型及教师纠错频率比对 | 第37-39页 |
·教师纠错反馈类型分析 | 第39-41页 |
·学生对纠错主体、方式和时机的偏好 | 第41-43页 |
·学生对纠错主体的偏好 | 第41页 |
·学生对纠错方式的偏好 | 第41-42页 |
·学生对纠错时机的偏好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策略探究 | 第43-57页 |
·策略的定位 | 第43页 |
·教学策略内涵 | 第43-45页 |
·中职英语课堂语言纠错策略探究 | 第45-57页 |
·调整纠错态度 | 第45-46页 |
·透视学生所犯之错 | 第46-48页 |
·评估错误严重性 | 第46-47页 |
·剖析错误类型 | 第47-48页 |
·考量错误发生频度 | 第48页 |
·分析犯错之学生 | 第48-53页 |
·虑及学生熟练程度 | 第48-49页 |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 第49页 |
·审视学生性格因素 | 第49-50页 |
·把握学生情感脉络 | 第50-53页 |
·适时纠错 | 第53-54页 |
·合理选择纠错主体 | 第54-55页 |
·纠错方式多样化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反思与结论 | 第57-61页 |
·提升中职英语课堂纠错效果,应虑及的几个因素 | 第57-59页 |
·研究的局限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A | 第67-70页 |
附录B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