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后开发区时代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镇海经济开发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主要概念和研究范畴第11-13页
        1.2.1 开发区及省级开发区第11页
        1.2.2 后开发区时代第11-12页
        1.2.3 转型升级第12-13页
    1.3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省级开发区主要发展历程第17-26页
    2.1 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沿革第17-19页
        2.1.1 初创起步阶段(1984-1989)第17页
        2.1.2 高速扩张阶段(1990-2002)第17-18页
        2.1.3 清理整顿阶段(2003-2006)第18页
        2.1.4 规范成熟阶段(2007-至今)第18-19页
    2.2 省级开发区的主要分布第19-20页
    2.3 省级开发区主要管理模式及对比分析第20-23页
        2.3.1 管委会派驻管理模式第20-21页
        2.3.2 复合型管理模式第21页
        2.3.3 政企分离型管理模式第21-22页
        2.3.4 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第22页
        2.3.5 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第22-23页
    2.4 省级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2.4.1 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第23-24页
        2.4.2 竞争优势逐渐弱化第24-25页
        2.4.3 职能权限不完全到位第25页
        2.4.4 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第25-26页
第三章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方向探讨第26-34页
    3.1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然性第26-28页
        3.1.1 适应外部经济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第26页
        3.1.2 保持开发区持续高效发展需要第26-27页
        3.1.3 准公共产品投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第27-28页
    3.2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价值取向第28-30页
        3.2.1 产业生态环境是后开发区的重点元素第28页
        3.2.2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是后开发区的主导模式第28-29页
        3.2.3 以功能区引领行政区是后开发区的社会责任第29页
        3.2.4 改革创新是后开发区的精髓和灵魂第29-30页
    3.3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主要方向第30-34页
        3.3.1 从单一产业园区到城市综合功能区第30页
        3.3.2 从线型经济到循环经济第30-31页
        3.3.3 从技术园区到人文社区第31-32页
        3.3.4 从行政主导型到企业化管理型第32-34页
第四章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现状与转型困境第34-41页
    4.1 镇海经济开发区概况第34-36页
        4.1.1 经济规模第35页
        4.1.2 工业门类第35-36页
        4.1.3 管理服务第36页
    4.2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优势第36-38页
        4.2.1 区域位置优势第36-37页
        4.2.2 基础设施优势第37页
        4.2.3 社会配套优势第37页
        4.2.4 管理人才优势第37-38页
        4.2.5 特色产业园优势第38页
    4.3 镇海经济开发区转型困境第38-41页
        4.3.1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优化第38-39页
        4.3.2 要素瓶颈制约问题突出第39页
        4.3.3 产出规模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第39-40页
        4.3.4 竞争优势不再明显第40-41页
第五章 推进镇海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第41-48页
    5.1 明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第41-43页
    5.2 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第43-44页
    5.3 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第44-46页
    5.4 努力重塑开发区竞争优势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财富管理研究
下一篇: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