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ZnO 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 第9-11页 |
| 1.3 纳米 ZnO 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3.1 纳米 ZnO 的制备方法 | 第11-15页 |
| 1.3.2 纳米 ZnO 的应用 | 第15-18页 |
| 1.4 纳米 ZnO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8-19页 |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纳米 ZnO 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24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 ZnO | 第20-21页 |
| 2.2.1 电化学沉积系统 | 第20页 |
| 2.2.2 电化学沉积原理 | 第20-21页 |
| 2.3 实验材料及步骤 | 第21-22页 |
| 2.3.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2.3.2 实验步骤 | 第22页 |
| 2.4 纳米 ZnO 的表征 | 第22-24页 |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2-23页 |
| 2.4.2 X 射线衍射仪 | 第23页 |
| 2.4.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3-24页 |
| 第3章 生长条件对电沉积 ZnO 形貌的影响 | 第24-33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沉积电位对电沉积纳米 ZnO 形貌的影响 | 第24-27页 |
| 3.2.1 确定电沉积 ZnO 的电位范围 | 第24-25页 |
| 3.2.2 不同沉积电位对纳米 ZnO 形貌的影响 | 第25-27页 |
| 3.3 种子层对电沉积纳米 ZnO 形貌的影响 | 第27-31页 |
| 3.3.1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种子层 | 第27-30页 |
| 3.3.2 溶胶-凝胶提拉法制备种子层 | 第30-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4章 纳米 ZnO 形貌的调控研究 | 第33-46页 |
| 4.1 引言 | 第33页 |
| 4.2 硝酸锌电解液浓度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33-36页 |
| 4.3 硝酸钾支持电解液及其浓度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36-37页 |
| 4.4 六亚甲基四胺支持电解液及其浓度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37-39页 |
| 4.5 六亚甲基四胺和硝酸钾混合电解液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39-40页 |
| 4.6 氯化钾支持电解液及其浓度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40-43页 |
| 4.7 硫酸钠支持电解液及其浓度对 ZnO 形貌的调控 | 第43-44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5章 纳米 ZnO 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6-58页 |
| 5.1 引言 | 第46页 |
| 5.2 光电催化技术 | 第46-48页 |
| 5.2.1 光催化 | 第46-47页 |
| 5.2.2 光电催化 | 第47-48页 |
| 5.3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5.3.1 实验装置 | 第48-49页 |
| 5.3.2 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 5.4 外加电压对 ZnO 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5.5 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对 ZnO 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6 不同形貌的纳米 ZnO 对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 5.6.1 电化学沉积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 ZnO | 第52-55页 |
| 5.6.2 不同形貌的纳米 ZnO 的光电催化实验 | 第55-56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