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20页 |
第2章 武安市区域概况 | 第20-27页 |
·自然地理 | 第20-21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土壤植被 | 第20-21页 |
·气象水文 | 第21页 |
·河流水系 | 第21-23页 |
·水系概况 | 第21-22页 |
·主要河流 | 第22-23页 |
·水利工程设施 | 第23页 |
·社会经济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区域水资源分析 | 第27-43页 |
·水资源评价分区 | 第27页 |
·降水量 | 第27-29页 |
·站点选择及资料情况 | 第27-28页 |
·年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 第28页 |
·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 第28-29页 |
·蒸发 | 第29-30页 |
·水面蒸发 | 第29-30页 |
·陆地蒸发与干旱指数分析 | 第30页 |
·地表水资源量分析 | 第30-34页 |
·基本资料 | 第31页 |
·年径流的还原计算 | 第31-32页 |
·年径流深分析计算 | 第32-33页 |
·地表水资源数量分析 | 第33-34页 |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 第34-38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4-36页 |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计算 | 第36-38页 |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 第38页 |
·水资源总量 | 第38-39页 |
·入境水资源量 | 第39页 |
·水资源质量分析 | 第39-42页 |
·地表水水质分析 | 第39-41页 |
·地下水水质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第43-54页 |
·供水设施与供水能力分析 | 第43-44页 |
·地表水供水工程 | 第43页 |
·地下水供水工程 | 第43页 |
·其他水源工程 | 第43-44页 |
·现状可供水量分析 | 第44-45页 |
·地表水可供水量 | 第44页 |
·地下水可供水量 | 第44-45页 |
·中水可供量 | 第45页 |
·可供水总量 | 第45页 |
·现状需水量分析 | 第45-47页 |
·现状年农业需水量计算 | 第45-47页 |
·现状年工业、生活、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47页 |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 第47-54页 |
·供需平衡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 第47页 |
·供需平衡分区 | 第47-48页 |
·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 第48-54页 |
第5章 规划水平年区域需水预测 | 第54-59页 |
·需水量预测的原则 | 第54页 |
·需水量预测的方法 | 第54-55页 |
·规划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 第55-58页 |
·生活需水量预测 | 第55-56页 |
·工业需水量预测 | 第56-57页 |
·农业需水量预测 | 第57页 |
·环境需水量预测 | 第57-58页 |
·总需水量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武安市水资源配置规划 | 第59-74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原则及思路 | 第59-61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 第59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第59-60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思路 | 第60-61页 |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规划 | 第61-63页 |
·跨流域调水规划 | 第62-63页 |
·再生水规划 | 第63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第63-68页 |
·优化目标 | 第63-64页 |
·约束条件 | 第64-66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6-68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 | 第68-73页 |
·方案一水资源配置成果 | 第68-71页 |
·方案二水资源配置成果 | 第71-73页 |
·两种方案水资源配置成果比较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武安市节约用水规划 | 第74-82页 |
·武安市现状用水水平和节水目标 | 第74-76页 |
·现状人均用水量水平 | 第74页 |
·现状用水效率分析 | 第74-75页 |
·节水目标 | 第75-76页 |
·武安市节水潜力分析 | 第76-77页 |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 | 第76页 |
·工业节水潜力 | 第76-77页 |
·建筑业、第三产业节水潜力 | 第77页 |
·节水措施 | 第77-79页 |
·农业节水措施 | 第77页 |
·工业节水措施 | 第77-78页 |
·城镇生活、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节水措施 | 第78-79页 |
·节水促进与节水保障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8章 武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 第82-87页 |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第82-83页 |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意义 | 第82页 |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 | 第82页 |
·武安市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 | 第82-83页 |
·地表水水质保护规划 | 第83-85页 |
·地表水水质规划目标 | 第83页 |
·地表水资源保护措施 | 第83-85页 |
·地下水水质保护规划 | 第85-86页 |
·地下水水质规划目标 | 第85页 |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9章 武安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87-91页 |
·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涵义和意义 | 第87-88页 |
·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涵义 | 第87页 |
·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 第87-88页 |
·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88页 |
·建立武安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构想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4页 |
(1) 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2) 创新之处 | 第92页 |
(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