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 第11-13页 |
1.2.1 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11页 |
1.2.2 镉对水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3 镉对水稻抗氧化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页 |
1.2.4 镉对水稻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 水稻对镉的解毒机制 | 第13-15页 |
1.3.1 限制对镉的吸收和转运 | 第13-14页 |
1.3.2 提高抗氧化系统的防御功能 | 第14页 |
1.3.3 镉的固定、螯合和区室化 | 第14-15页 |
1.4 水稻卷叶性状的研究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8-19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2.3.1 X173WG和W0的大田种植 | 第19页 |
2.3.2 X173WG种子萌发期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响应研究 | 第19页 |
2.3.3 X173WG苗期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响应研究 | 第19-20页 |
2.4 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2.4.1 田间植株表型和农艺性状的考察 | 第20页 |
2.4.2 萌发期各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4.3 苗期各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2.4.4 植物样品中Cd、Cu、Zn、Mn、Fe、Mg、Ca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2.5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9页 |
3.1 X173WG的性状分析 | 第25-32页 |
3.1.1 X173WG的表型分析 | 第25-26页 |
3.1.2 X173WG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26页 |
3.1.3 X173WG和W0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26-28页 |
3.1.4 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中重金属Cd及营养元素的吸收转移 | 第28-30页 |
3.1.5 RNA-Seq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30-32页 |
3.2 镉胁迫对X173WG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1 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水稻萌发期耐镉性的综合评价 | 第33-35页 |
3.3 水培条件下镉胁迫对X173WG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5-49页 |
3.3.1 镉胁迫对X173WG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2 镉胁迫对X173WG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3.3.3 镉胁迫对X173WG幼苗抗氧化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4 镉胁迫对水稻幼苗Cd含量及Cu、Zn、Mn、Fe、Mg、Ca含量的影响 | 第43-4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9-55页 |
4.1 讨论 | 第49-53页 |
4.1.1 水稻卷叶突变体X173WG的特性研究 | 第49-50页 |
4.1.2 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4.1.3 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生理响应 | 第51-52页 |
4.1.4 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对镉以及营养元素的吸收 | 第52-53页 |
4.2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