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3003铝合金概述 | 第9-12页 |
1.2.1 合金元素在 3xxx系铝合金中的作用 | 第9-10页 |
1.2.2 3003铝合金板材的生产工艺 | 第10-12页 |
1.2.3 铸轧3003铝合金板材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 金属的再结晶理论 | 第12-17页 |
1.3.1 金属冷变形及退火回复 | 第12-15页 |
1.3.2 再结晶形核及长大 | 第15-17页 |
1.3.3 典型的再结晶织构 | 第17页 |
1.4 影响再结晶行为的因素 | 第17-19页 |
1.4.1 变形程度 | 第17-18页 |
1.4.2 退火温度 | 第18-19页 |
1.4.3 合金元素和第二相 | 第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路线及工艺 | 第22页 |
2.2 原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合金成分 | 第22-23页 |
2.2.2 预退火化处理 | 第23页 |
2.2.3 冷轧 | 第23页 |
2.2.4 再结晶退火 | 第23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23-24页 |
2.3.1 硬度电导率试样 | 第23页 |
2.3.2 金相试样 | 第23-24页 |
2.3.3 扫描电镜试样 | 第24页 |
2.4 表征方法 | 第24-28页 |
2.4.1 硬度测试 | 第24页 |
2.4.2 电导率测试 | 第24-25页 |
2.4.3 背散射电子(BSE)及电子通道衬度(ECC) | 第25-26页 |
2.4.4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第26-28页 |
3 预退火处理对铸轧3003铝合金板材组织的影响 | 第28-42页 |
3.1 预退火处理后铸轧板的显微组织表征 | 第28-40页 |
3.1.1 晶粒组织 | 第28-30页 |
3.1.2 第二相粒子分布情况 | 第30-35页 |
3.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5-40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预退火工艺、冷轧变形量及退火温度对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42-68页 |
4.1 预退火工艺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42-47页 |
4.2 冷轧变形量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52-65页 |
4.4.1 预退火工艺和冷轧变形量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规律 | 第52-63页 |
4.4.2 终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规律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5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发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