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参数合理匹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及名称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3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9-12页 |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2 齿轮传动系统的理论方法 | 第14-21页 |
2.1 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冲击特性 | 第14-16页 |
2.1.1 啮合冲击状态 | 第14-15页 |
2.1.2 脱啮占空比 | 第15-16页 |
2.2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 | 第16-19页 |
2.2.1 综合传动误差 | 第16-17页 |
2.2.2 时变啮合刚度 | 第17页 |
2.2.3 动载荷因素 | 第17-18页 |
2.2.4 齿面摩擦力 | 第18-19页 |
2.3 Poincaré映射理论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 第21-60页 |
3.1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21-22页 |
3.2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22-24页 |
3.3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 第24-56页 |
3.3.1 平均啮合刚度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30-34页 |
3.3.2 刚度变化幅值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34-38页 |
3.3.3 阻尼比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38-42页 |
3.3.4 齿侧间隙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42-45页 |
3.3.5 综合传动误差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45-49页 |
3.3.6 输入载荷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49-52页 |
3.3.7 功率流系数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52-56页 |
3.4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参数优化 | 第56-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 | 第60-90页 |
4.1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60-61页 |
4.2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61-65页 |
4.3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 第65-88页 |
4.3.1 平均啮合刚度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66-71页 |
4.3.2 刚度幅值和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71-75页 |
4.3.3 啮合阻尼比和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75-78页 |
4.3.4 齿侧间隙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78-82页 |
4.3.5 综合传动误差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82-85页 |
4.3.6 输入载荷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85-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 | 第90-122页 |
5.1 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90-91页 |
5.2 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91-94页 |
5.3 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 第94-114页 |
5.3.1 平均啮合刚度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99-102页 |
5.3.2 刚度变化幅值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102-104页 |
5.3.3 阻尼比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104-106页 |
5.3.4 齿侧间隙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106-108页 |
5.3.5 综合传动误差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108-111页 |
5.3.6 输入载荷与激励频率的匹配关系 | 第111-114页 |
5.4 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参数优化 | 第114-12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总结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附录A 高频下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双参数平面图 | 第129-141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