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甘蔗“健康种子”的优越性 | 第11-12页 |
1.2 作物种衣剂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1 种衣剂对植物萌发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种衣剂对作物苗期的病虫害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3 种衣剂对作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4 种衣剂对种子储藏效果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甘蔗健康种苗在“健康种子”生产上的应用 | 第14-18页 |
1.3.1 国外对甘蔗健康种苗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2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在甘蔗健康种苗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甘蔗“健康种子”最佳种茎长度筛选 | 第20-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处理及采样 | 第20-21页 |
2.2 试验测定的指标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发芽率的测定 | 第21页 |
2.2.2 株高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假茎粗的测定 | 第21页 |
2.2.4 +1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2.5 根长和根体积的测定 | 第21页 |
2.2.6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7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22页 |
2.2.8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第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2.3.1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的发芽率 | 第22-23页 |
2.3.2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的幼苗株高 | 第23页 |
2.3.3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的假茎粗 | 第23-24页 |
2.3.4 不同种茎长的“健康种子”的+1叶叶绿素含量 | 第24-25页 |
2.3.5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种苗生物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6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幼苗根长和根体积 | 第26-28页 |
2.3.7 不同茎长度的“健康种子”幼苗+1叶胞间CO2浓度的变化 | 第28页 |
2.3.8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幼苗+1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28-29页 |
2.3.9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幼苗+1叶蒸腾速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2.3.10 不同种茎长度的“健康种子”幼苗+1叶气孔导度的变化 | 第30页 |
2.4 讨论 | 第30-32页 |
2.5 结论 | 第32-33页 |
3 甘蔗“健康种子”经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生理指标变化及在22℃贮藏下的发芽率情况 | 第33-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 处理与采样 | 第34-35页 |
3.2.1 处理 | 第34页 |
3.2.2 采样 | 第34页 |
3.2.3 试验测定的指标与方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3.3.1 甘蔗“健康种子”经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发霉率变化 | 第35-36页 |
3.3.2 甘蔗“健康种子”经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总含水量变化 | 第36-38页 |
3.3.3 甘蔗“健康种子”经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总重量(芽/g)变化 | 第38-40页 |
3.3.4 甘蔗“健康种子”经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冬季及夏季的发芽情况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4 不同处理的甘蔗“健康种子”几个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变化 | 第43-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4.1.1 材料 | 第43页 |
4.2 处理与采样 | 第43-45页 |
4.2.1 处理 | 第43-44页 |
4.2.2 采样 | 第44页 |
4.2.3 试验测定的指标与方法 | 第44页 |
4.2.4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4.3.1 不同处理的“健康种子”甘蔗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 | 第45-46页 |
4.3.2 不同处理的“健康种子”甘蔗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 | 第46-47页 |
4.3.3 不同处理“健康种子”甘蔗叶片胞间二氧化碳的变化 | 第47-48页 |
4.3.4 不同处理“健康种子”甘蔗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 | 第48-50页 |
4.3.5 不同处理对“健康种子”甘蔗茎径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6 不同处理“健康种子”甘蔗株高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7 不同处理对“健康种子”甘蔗锤度的影响 | 第52页 |
4.3.8 不同处理“健康种子”甘蔗单茎重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9 不同处理“健康种子”对后期甘蔗+1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讨论 | 第54-55页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论 | 第56-57页 |
5.1 不同甘蔗单芽种茎长度对甘蔗发芽率及幼苗期的影响 | 第56页 |
5.2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健康种子”甘蔗耐储性的影响 | 第56页 |
5.3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健康种子”甘蔗在冬季及夏季发芽的影响 | 第56-57页 |
5.4 不同处理对“健康种子”甘蔗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7页 |
6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