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和价值所在 | 第10-14页 |
(一) 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涵义 | 第10-12页 |
(二) 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之于人民陪审制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二、我国人民陪审员不具有独立性的表现 | 第14-21页 |
(一) 人民陪审员的认知不独立 | 第14页 |
(二) 人民陪审员的身份不独立 | 第14-15页 |
(三) 人民陪审员的陪审职能不独立 | 第15页 |
(四) 人民陪审员的陪审地位不独立 | 第15-18页 |
(五) 人民陪审员的陪审机制不独立 | 第18-19页 |
(六) 人民陪审员的管理不独立 | 第19-20页 |
(七) 人民陪审员的保障不独立 | 第20-21页 |
三、我国人民陪审员不具有独立性的原因 | 第21-30页 |
(一) 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影响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发挥 | 第21-24页 |
(二) 制度规定不合理影响人民陪审员独立性的发挥 | 第24-30页 |
四、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独立性保障机制的建议 | 第30-42页 |
(一) 提高人民陪审员的认知水平 | 第30-32页 |
(二) 保证人民陪审员身份的广泛代表性 | 第32-33页 |
(三) 规范人民陪审员的陪审职能 | 第33页 |
(四) 提升人民陪审员的独立地位 | 第33-34页 |
(五) 改善人民陪审员的陪审机制 | 第34-39页 |
(六) 建立专门机构对人民陪审员的培训和管理 | 第39页 |
(七) 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和责任制约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