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4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及其评价指标的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2.1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1.1 企业绩效 | 第22页 |
2.1.2 企业绩效评价 | 第22页 |
2.1.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2.1.4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 | 第23-24页 |
2.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4-27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2.2 外部不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受托责任理论 | 第25-26页 |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第26页 |
2.2.5 企业的环境责任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钢铁企业为例 | 第27-47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和客体 | 第27-28页 |
3.1.1 评价的主体 | 第27-28页 |
3.1.2 评价的客体 | 第28页 |
3.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8-31页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28-30页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0-31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8页 |
3.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第32-33页 |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 | 第33-38页 |
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38-47页 |
3.4.1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8-41页 |
3.4.2 判断矩阵的单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41-47页 |
第四章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唐山钢铁集团为例 | 第47-63页 |
4.1 唐山钢铁集团简介 | 第47-48页 |
4.2 分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第48-51页 |
4.2.1 分级评价标准确定依据 | 第48-51页 |
4.2.2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做出决策 | 第51页 |
4.3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51-63页 |
4.3.1 准备阶段 | 第52-53页 |
4.3.2 实施阶段 | 第53-60页 |
4.3.3 报告阶段 | 第60-62页 |
4.3.4 后续审计阶段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6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一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筛选表 | 第69-72页 |
附录二 评价指标两两比较打分表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