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8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四)研究思路与过程 | 第13-18页 |
|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梳理 | 第18-30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二)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 1.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目标模式及其发展 | 第20-21页 |
| 2.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启发意义的课程开发模式 | 第21-23页 |
|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 1.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综述 | 第23-26页 |
| 2.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综述 | 第26-30页 |
| 二、《涵养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 第30-49页 |
| (一)蓝图勾画:《涵养阅读》课程的产生与设计过程 | 第30-36页 |
| 1.《涵养阅读》校本课程的萌生过程 | 第30-32页 |
| 2.《涵养阅读》的方案设计:来自A教授的一个思路 | 第32-36页 |
| (二)生命力赋予:《涵养阅读》在L小学实施生长过程 | 第36-49页 |
| 1.学校课程开发团队组建:基于校长思考的行为 | 第37页 |
| 2.《涵养阅读》校本课程的领悟与实施 | 第37-43页 |
| 3.实践的智慧:《涵养阅读》在实施中的反思与提升 | 第43-49页 |
| 三、U-A-S合作下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第49-72页 |
| (一)课程开发中的协商合作关系 | 第49-56页 |
| 1.U-S之间“需求——支持”式的交流 | 第49-52页 |
| 2.U-A-S之间“尊重——信任”的环境氛围 | 第52-54页 |
| 3.S内部成员之间“鼓励——互助”的依赖关系 | 第54-55页 |
| 小结:课程开发中U-A-S协商合作关系 | 第55-56页 |
| (二)课程开发中三方主要参与者角色分析 | 第56-63页 |
| 1.L小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人员的角色 | 第56-60页 |
| 2.东北师大课题组首席专家——A教授的角色 | 第60-61页 |
| 3.铁东区教育局主管领导——T局长的角色 | 第61-62页 |
| 小结:课程开发中关键人物的角色与作用 | 第62-63页 |
| (三)《涵养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 第63-72页 |
| 1.开发的过程:至外而内的课程研究活动 | 第63-64页 |
| 2.开发的方式:审议协商 | 第64-65页 |
| 3.开发的结果:主体共赢 | 第65-69页 |
| 小结:U-A-S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 | 第69-72页 |
| 结语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 | 第76-82页 |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