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18-32页 |
2.1 教学模式 | 第18-20页 |
2.1.1 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9页 |
2.1.3 教学模式的要素 | 第19-20页 |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0-32页 |
2.2.1 翻转课堂定义 | 第20-22页 |
2.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2.3 翻转课堂模式的要素特点 | 第28-29页 |
2.2.4 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述 | 第32-37页 |
3.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概况 | 第32-34页 |
3.1.1 中学物理实验课程概况和目标分析 | 第32页 |
3.1.2 中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分析 | 第32-33页 |
3.1.3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4-37页 |
3.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3.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第37-50页 |
4.1 翻转课堂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2 翻转课堂的实验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4.3 翻转课堂的实验方案实施 | 第39-50页 |
第五章 物理实验思维能力测量与结果 | 第50-65页 |
5.1 物理实验思维能力测量方法 | 第50-56页 |
5.1.1 等价排除法测物理实验能力 | 第50-51页 |
5.1.2 物理实验能力及分类 | 第51-53页 |
5.1.3 物理实验思维能力 | 第53-56页 |
5.2 物理实验思维深刻性测量实施 | 第56页 |
5.3 物理实验思维深刻性测量结果 | 第56-61页 |
5.4 翻转课堂模式物理实验思维深刻性测量分析 | 第61-6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5-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6页 |
6.3 教学建议和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7页 |
附录1 知识测试卷(K卷) | 第70-71页 |
附录2 能力测试卷(A卷) | 第71-73页 |
附录3.1 A卷测试原始成绩各题得分记录表(实验班) | 第73页 |
附录3.2 A卷测试能力使用次数记录表(实验班) | 第73-74页 |
附录4.1 A卷测试原始成绩各题得分记录表(对照班) | 第74-75页 |
附录4.2 A卷测试能力使用次数记录表(对照班)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