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EPC总承包模式风险识别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总承包商视角下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 第17-31页 |
2.1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因素识别原则及步骤 | 第17-18页 |
2.1.1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因素识别原则 | 第17页 |
2.1.2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因素识别步骤 | 第17-18页 |
2.2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因素初步识别 | 第18-24页 |
2.2.1 风险因素初步识别步骤 | 第18-19页 |
2.2.2 风险因素的筛选 | 第19-24页 |
2.3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 第24-31页 |
2.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25页 |
2.3.2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2.3.3 问卷信度检验 | 第29页 |
2.3.4 总承包视角下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清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总承包视角下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43页 |
3.1 总承包商视角下EPC项目中设计阶段风险来源分析 | 第31-32页 |
3.2 外部层面风险 | 第32-33页 |
3.2.1 法律、法规风险 | 第32页 |
3.2.2 经济环境风险 | 第32-33页 |
3.3 总承包商层面风险 | 第33-40页 |
3.3.1 合同风险 | 第33-34页 |
3.3.2 报价风险 | 第34页 |
3.3.3 与业主协调沟通不畅的风险 | 第34-35页 |
3.3.4 与分包商、供应商沟通不畅的风险 | 第35页 |
3.3.5 组织结构风险 | 第35-36页 |
3.3.6 设计管理人才缺失风险 | 第36页 |
3.3.7 设计采购施工相互交叉风险 | 第36-37页 |
3.3.8 设计图纸深度不够的风险 | 第37-38页 |
3.3.9 设计缺乏设计经验的风险 | 第38页 |
3.3.10 设计人员设计优化意识不强风险 | 第38页 |
3.3.11 审查监督体系不完善风险 | 第38-39页 |
3.3.12 各专业设计衔接配合缺乏的风险 | 第39-40页 |
3.4 业主层面风险 | 第40-41页 |
3.4.1 业主信誉及支付能力的风险 | 第40页 |
3.4.2 业主在设计过程中对需求变更风险 | 第40-41页 |
3.4.3 业主提供资料是否充分明确风险 | 第41页 |
3.5 EPC项目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总承包商视角下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价方法 | 第43-52页 |
4.1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8页 |
4.1.1 权重方法的选取 | 第43页 |
4.1.2 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43-48页 |
4.2 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价 | 第48-52页 |
4.2.1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48-49页 |
4.2.2 多层次模糊评价 | 第49页 |
4.2.3 指标层模糊评价体系构建 | 第49-50页 |
4.2.4 准则层模糊评价体系构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52-59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52-53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53-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附录1 EPC项目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风险因素问卷调查 | 第64-66页 |
附录2 专家访谈内容及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