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动力电池直流内阻测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锂电池简介第11-13页
        1.2.1 锂电池工作原理第11-13页
        1.2.2 锂电池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电池模型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优化充电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电池组一致性研究现状第17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概述第17-19页
第2章 动力锂电池一阶戴维南模型参数关于荷电状态和温度的研究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锂电池一阶戴维南模型和参数辨识第19-23页
        2.2.1 锂电池模型第19-20页
        2.2.2 模型参数辨识第20-23页
    2.3 建立模型参数关于荷电状态和温度的函数第23-28页
        2.3.1 建立欧姆内阻的函数第23-25页
        2.3.2 建立极化内阻的函数第25-27页
        2.3.3 建立极化电容的函数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动力锂电池直流内阻关于荷电状态和电流以及温度的研究第29-4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锂电池直流内阻模型以及参数辨识第29-33页
        3.2.1 锂电池直流内阻模型第29-30页
        3.2.2 预做实验第30-31页
        3.2.3 辨识结果第31-33页
    3.3 建立直流内阻关于荷电状态和电流以及环境温度的函数第33-40页
        3.3.1 建立直流内阻关于荷电状态和环境温度的函数第34-36页
        3.3.2 建立直流内阻关于荷电状态和电流的函数第36-40页
    3.4 建立直流内阻关于荷电状态和电流以及实时温度的函数第40-44页
        3.4.1 建立锂电池热模型第40-43页
        3.4.2 考虑锂电池实时温度后直流内阻函数仿真效果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锂电池多段恒流充电方法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锂电池直流内阻参数辨识第45-48页
        4.2.1 预作实验第45-46页
        4.2.2 参数结果第46-48页
    4.3 目标方程的建立第48-51页
        4.3.1 充电时间与能量损耗第48-49页
        4.3.2 目标方程第49-50页
        4.3.3 充电电流计算结果第50-51页
    4.4 变权重充电方法第51-53页
        4.4.1 锂电池特性分析第51页
        4.4.2 权重变化曲线的设计例第51-53页
    4.5 实验与分析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实验平台和电池组一致性分析第55-69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搭建实验平台第55-61页
        5.2.1 需求性与可行性分析第55-56页
        5.2.2 硬件设计第56-59页
        5.2.3 软件设计第59-61页
    5.3 电池组一致性分析第61-67页
        5.3.1 直流内阻的物理意义第61页
        5.3.2 电池组充电方式的选择第61-64页
        5.3.3 基于直流内阻的一致性分析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总承包商视角下EPC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