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杂散电流分布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杂散电流的形成与腐蚀机理第17-22页
    2.1 杂散电流的形成第17-18页
    2.2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第18-22页
        2.2.1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第18页
        2.2.2 电化学腐蚀的过程第18-19页
        2.2.3 金属结构的杂散电流腐蚀基本原理第19-20页
        2.2.4 腐蚀速度第20页
        2.2.5 腐蚀对象与危害第20-22页
第3章 单列车杂散电流分布模型及仿真第22-30页
    3.1 "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结构第22-24页
    3.2 杂散电流仿真分析第24-29页
        3.2.1 机车取流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4-25页
        3.2.2 机车与牵引变所距离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5-26页
        3.2.3 钢轨纵向电阻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6页
        3.2.4 排流网纵向电阻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6-27页
        3.2.5 埋地金属纵向电阻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7-28页
        3.2.6 钢轨排流网之间过渡电阻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28-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杂散电流分布数学模型推导第30-43页
    4.1 "钢轨-大地"模型第30-33页
        4.1.1 "钢轨-大地"单注入源模型第30-32页
        4.1.2 "钢轨-大地"多注入源模型第32-33页
    4.2 "钢轨-排流网-大地"模型第33-37页
        4.2.1 "钢轨-排流网-大地"单注入源模型第33-35页
        4.2.2 "钢轨-排流网-大地"多注入源模型第35-37页
    4.3 "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模型第37-42页
        4.3.1 "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单注入源模型第37-40页
        4.3.2 "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多注入源模型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的仿真分析第43-56页
    5.1 "钢轨-大地"结构杂散电流分析第43-48页
        5.1.1 机车行驶到不同位置时的影响第43-46页
        5.1.2 钢轨纵向电阻的影响第46-47页
        5.1.3 钢轨与大地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47-48页
    5.2 "钢轨-排流网-大地"结构杂散电流分析第48-51页
        5.2.1 钢轨纵向电阻的影响第48页
        5.2.2 排流网纵向电阻的影响第48-49页
        5.2.3 钢轨与排流网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49-50页
        5.2.4 排流网与大地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50-51页
    5.3 "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结构杂散电流分析第51-55页
        5.3.1 钢轨纵向电阻的影响第51页
        5.3.2 排流网纵向电阻的影响第51-52页
        5.3.3 埋地金属纵向电阻的影响第52-53页
        5.3.4 钢轨与排流网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53-54页
        5.3.5 排流网与埋地金属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54页
        5.3.6 埋地金属与大地之间过渡电阻的影响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辅助排流网对杂散电流分布影响第56-63页
    6.1 辅助排流网钢筋总面积与单位直流电阻第57页
        6.1.1 辅助排流网钢筋总面积第57页
        6.1.2 辅助排流网单位直流电阻第57页
    6.2 排流网未排流第57-59页
        6.2.1 新建线路进行仿真第57-58页
        6.2.2 运行线路进行仿真第58-59页
    6.3 排流网排流第59-62页
        6.3.1 新建线路进行仿真第59-60页
        6.3.2 运行线路进行仿真第60-62页
    6.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1,4-对二咔唑基-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无线呼叫系统的组建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