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 第9-10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分类 | 第10-11页 |
1.3 有机电致发光功能材料 | 第11-15页 |
1.4 有机材料结构与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表征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近紫外深蓝光宽禁带有机材料的应用 | 第18-20页 |
2.1 宽禁带有机发光材料的主体作用 | 第18-19页 |
2.2 近紫外深蓝光宽紧带发光材料在OLED中的特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1,4-对二咔唑基-苯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0-25页 |
3.1 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3.2 反应条件与Suzuki偶联反应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4.1 实验设备与药品 | 第25-27页 |
4.2 中间产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4.3 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第28-31页 |
4.4 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58页 |
5.1 核磁共振谱与质谱图分析 | 第33-37页 |
5.2 元素分析 | 第37页 |
5.3 热学性能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5.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8-40页 |
5.5 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5.6 循环伏安法分析 | 第41-42页 |
5.7 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42-49页 |
5.8 化合物器件特性分析 | 第49-55页 |
5.9 器件光谱比较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6.1 主要进行的工作 | 第58-59页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59-60页 |
6.3 研究条件的限制与不足 | 第60页 |
6.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