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3.1 关于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2 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3 家族企业传承中的利他行为 | 第17页 |
1.3.4 对现有文献的评论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内容框架 | 第18-19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家族企业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3 利他主义的定义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企业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 | 第24-28页 |
3.1 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状况 | 第24-25页 |
3.1.1 继承人的选择顺序 | 第24-25页 |
3.1.2 股权的分配方式 | 第25页 |
3.2 传承模式研究 | 第25-28页 |
3.2.1 子承父业 | 第25-26页 |
3.2.2 招聘职业经理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案例介绍及分析 | 第28-42页 |
4.1 海翔药业公司简介 | 第28页 |
4.2 海翔药业传承过程的分析 | 第28-30页 |
4.3 海翔药业传承过程中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第30页 |
4.3.1 盈余管理的内部需求 | 第30页 |
4.3.2 公司治理的漏洞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 第30页 |
4.4 海翔药业传承中盈余管理分析 | 第30-37页 |
4.4.1 应计项盈余管理的行为 | 第31-34页 |
4.4.2 真实项盈余管理的行为 | 第34-35页 |
4.4.3 考虑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 | 第35-37页 |
4.5 海翔药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第37-42页 |
4.5.1 海翔药业盈余管理的短期经济后果分析 | 第37-40页 |
4.5.2 海翔药业盈余管理的长期经济后果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5.1 总结 | 第42页 |
5.2 建议 | 第42-44页 |
5.2.1 传承特殊资产 | 第42页 |
5.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2-43页 |
5.2.3 引入职业经理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