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第13-14页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第14-16页 |
1.2.1 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5页 |
1.2.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 第15-16页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细胞生物学方向研究雄性不育 | 第16-17页 |
1.3.2 分子生物学方向研究植物雄性不育 | 第17-18页 |
1.3.3 植物雄性不育的鉴定 | 第18-19页 |
1.4 第二代测序技术和应用概述 | 第19-20页 |
1.5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1.7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百合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第23-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百合雄蕊总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2.2.2 百合雄蕊总RNA的检测 | 第24页 |
2.2.3 转录组测序 | 第24页 |
2.2.4 转录组测序数据整理组装 | 第24-25页 |
2.2.5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3.1 雄蕊总RNA的检测 | 第25-26页 |
2.3.2 转录组数据的整理 | 第26-27页 |
2.3.3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 | 第27页 |
2.3.4 转录组数据结果的分析 | 第27-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百合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表达谱测序 | 第33-4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2.1 百合雄蕊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33页 |
3.2.2 表达谱测序 | 第33页 |
3.2.3 测序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表达谱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3.3.1 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35-36页 |
3.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6-41页 |
3.3.3 荧光定量初步分析 | 第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无粉白'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3-5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3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4.2.1 实验材料预处理 | 第43页 |
4.2.2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3-44页 |
4.2.3 鳞片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 第44-45页 |
4.2.4 不定芽的根的诱导分化 | 第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4.3.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5-47页 |
4.3.2 百合鳞片的不定芽诱导培养 | 第47-48页 |
4.3.3 '无粉白'百合不定芽的根的诱导分化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0页 |
4.4.1 外植体的选择 | 第49页 |
4.4.2 无菌材料的获得 | 第49-50页 |
4.4.3 6-BA和NAA在百合离体培养中的作用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附图 | 第51-52页 |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