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2-16页 |
1.3.1 建构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建构理论的主要视角 | 第13-15页 |
1.3.3 适宜性建构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4 适宜性建构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1 建构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工业建筑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建构视角下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分析 | 第21-41页 |
2.1 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 | 第21-28页 |
2.1.1 国内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 | 第21-25页 |
2.1.2 国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 | 第25-28页 |
2.2 国内外工业建筑外部环境的分析与比较 | 第28-34页 |
2.2.1 经济层面 | 第28-29页 |
2.2.2 技术层面 | 第29-30页 |
2.2.3 观念层面 | 第30-32页 |
2.2.4 体制层面 | 第32-33页 |
2.2.5 理论层面 | 第33-34页 |
2.3 国内外工业建筑设计建造的分析与比较 | 第34-38页 |
2.3.1 国内工业建筑设计建造分析 | 第34-36页 |
2.3.2 国外工业建筑设计建造分析 | 第36-38页 |
2.4 国内工业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策略 | 第41-89页 |
3.1 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41-42页 |
3.1.1 适宜性建构的目的 | 第41页 |
3.1.2 适宜性建构的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3.2 结构策略 | 第42-61页 |
3.2.1 结构选型的适用性 | 第42-51页 |
3.2.2 结构选型的经济性 | 第51-53页 |
3.2.3 结构选型的表现性 | 第53-60页 |
3.2.4 小结 | 第60-61页 |
3.3 材料策略 | 第61-81页 |
3.3.1 砖、砌块 | 第61-65页 |
3.3.2 混凝土 | 第65-68页 |
3.3.3 金属 | 第68-74页 |
3.3.4 玻璃 | 第74-77页 |
3.3.5 木材 | 第77-80页 |
3.3.6 小结 | 第80-81页 |
3.4 构造策略 | 第81-88页 |
3.4.1 细部构造经济性与适用性的统一 | 第81页 |
3.4.2 细部构造的表现性 | 第81-88页 |
3.4.3 小结 | 第8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4章 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实证研究 | 第89-105页 |
4.1 山东圣泉化工有限公司20W吨酚醛树脂项目设计 | 第89-96页 |
4.1.1 结构选型 | 第89-92页 |
4.1.2 材料选择 | 第92-93页 |
4.1.3 构造措施 | 第93-96页 |
4.2 山东圣泉化工有限公司综合楼改造设计 | 第96-99页 |
4.2.1 结构选型 | 第97-98页 |
4.2.2 材料选择 | 第98-99页 |
4.2.3 构造措施 | 第99页 |
4.3 山东茌平广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综合楼项目设计 | 第99-102页 |
4.3.1 结构选型 | 第100-101页 |
4.3.2 材料选择 | 第101-102页 |
4.4 山东领航铝业有限公司厂区办公楼项目设计 | 第102-104页 |
4.4.1 结构选型 | 第102-103页 |
4.4.2 材料选择 | 第103页 |
4.4.3 构造措施 | 第103-10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5章 结语 | 第105-107页 |
5.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5-106页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工作 | 第106-107页 |
图表目录 | 第107-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