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民国初年山西社会经济状况与阎锡山的经济社会构想 | 第16-23页 |
·民初山西社会与经济状况 | 第16-18页 |
·辛亥革命之社会动荡 | 第16-17页 |
·民初山西之经济萧条 | 第17-18页 |
·阎锡山的经济社会构想 | 第18-22页 |
·保境安民 | 第19-20页 |
·用民政治 | 第20-21页 |
·村本政治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民国初年山西金融形势分析 | 第23-32页 |
·货币流通混乱 | 第23-26页 |
·货币种类繁多 | 第23-24页 |
·货币制度落后 | 第24-26页 |
·硬币外流 | 第26页 |
·金融市场混乱 | 第26-28页 |
·资金供求不对称 | 第27-28页 |
·市场功能萎缩 | 第28页 |
·金融监管混乱 | 第28-31页 |
·监管客体复杂 | 第29-30页 |
·监管主体模糊 | 第30页 |
·监管规则欠缺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北洋政府时期山西金融政策研究 | 第32-45页 |
·创办由官办到官商合办的金融机构 | 第32-37页 |
·官办金融机构 | 第32-33页 |
·官商合办金融机构 | 第33-34页 |
·改组官钱局成立山西省银行 | 第34-37页 |
·支持传承民间金融机构 | 第37-39页 |
·当铺 | 第37-38页 |
·钱庄 | 第38页 |
·银号 | 第38-39页 |
·开拓资本市场 | 第39-42页 |
·创办农工商业产业的股份公司 | 第39-40页 |
·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与投资扩建省外金融机构 | 第40-41页 |
·山西省银行金融业务 | 第41-42页 |
·规范金融法律 | 第42-43页 |
·成立金融监督部门 | 第42-43页 |
·出台法律规范制度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5 阎锡山金融政策的历史分析 | 第45-54页 |
·阎锡山金融政策推行的阻力 | 第45-47页 |
·封建思想束缚 | 第45-46页 |
·仰赖国外工业品输入 | 第46-47页 |
·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牵制 | 第47页 |
·阎锡山金融政策推行的过程 | 第47-51页 |
·垄断经济 | 第47-48页 |
·扩张军备 | 第48-49页 |
·倒蒋失败导致货币危机 | 第49-51页 |
·阎锡山金融政策推行的问题 | 第51-53页 |
·准备金与晋钞发行比例不匹配 | 第51-52页 |
·引进外资力度不足 | 第52-53页 |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6 阎锡山金融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54-60页 |
·阎锡山金融政策的成功经验 | 第54-55页 |
·阎锡山金融政策的理论萌芽 | 第55-56页 |
·阎锡山“政府主导下金融政策先行”战略的理论分析 | 第56-57页 |
·历史启示:区域经济起飞需要“政府主导下金融政策先行”战略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