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二节 中国诗画关系及图文多模态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一、国内外关于诗画关系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评价 | 第14页 |
三、国内外关于图文多模态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四、图文多模态理论研究评价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中国诗画结合艺术形式概述 | 第20-35页 |
第一节 中国诗画关系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一、原始社会文字产生之前—诗画统一 | 第20-21页 |
二、文字产生后至隋唐时期—诗画独立 | 第21-22页 |
三、宋元明清—诗画结合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中国诗画结合艺术形式 | 第23-33页 |
一、诗意画 | 第24-26页 |
二、题画诗 | 第26-30页 |
三、文人画 | 第30-32页 |
四、图像诗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文本世界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概述分析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文本世界理论 | 第35-40页 |
一、世界的含义 | 第35-36页 |
二、世界的构建 | 第36-37页 |
三、人脑对于多个世界的同时加工 | 第37-39页 |
四、文本世界对于隐喻的解释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概念合成理论 | 第40-47页 |
一、Fauconnier概念整合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二、概念整合网络的构建 | 第41-43页 |
三、冲突(clash)与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 第43-44页 |
四、图像识解中的概念合成 | 第44-47页 |
第三节 文本世界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用于解释诗画关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中国诗画多模态语篇文本世界与概念合成分析 | 第50-89页 |
第一节 中国诗画多模态语篇文本世界分析 | 第50-79页 |
一、诗画文本世界关系分析框架 | 第50-54页 |
二、诗画文本世界关系类型 | 第54-77页 |
三、诗画文本世界关系归纳 | 第77-79页 |
第二节 中国画诗画多模态语篇语图间概念合成分析 | 第79-87页 |
一、语图相同文本世界类型语图概念合成分析 | 第79-81页 |
二、语图相似文本世界类型语图概念合成分析 | 第81-83页 |
三、语图嵌套文本世界类型语图概念合成分析 | 第83-85页 |
四、语图异本体文本世界类型语图概念合成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