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风险取费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2 工程监理取费构成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监理企业工程监理费构成分析 | 第18-22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3 博弈论 | 第23-25页 |
2.4 合同理论 | 第25-26页 |
2.5 各理论之间的联系及作用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工程监理风险取费模式框架 | 第28-39页 |
3.1 工程监理风险取费模式设计思路 | 第28-30页 |
3.2 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3.3 业主和监理单位风险分类 | 第31-34页 |
3.4 工程监理取费方法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3.5 工程监理风险取费模式的评价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业主与监理方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 第39-61页 |
4.1 业主和监理方委托代理关系 | 第39-42页 |
4.2 签约阶段业主和监理风险分担博弈模型研究 | 第42-46页 |
4.3 监理单位风险分担评价模型的确定 | 第46-54页 |
4.4 履约阶段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合谋风险博弈分析 | 第54-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工程监理风险取费模式保障措施 | 第61-67页 |
5.1 工程监理取费合同的优化 | 第61-64页 |
5.2 相关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