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20页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第12-15页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视角第15-16页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四、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第一章 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第20-46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第20-26页
        一、新城市空间第20-23页
        二、城市空间结构第23-24页
        三、老工业基地转型第24-26页
    第二节 相关的基础理论介绍第26-32页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第26页
        二、产业组织与发展理论第26-29页
        三、城市用地地租理论第29-30页
        四、新城市主义理论第30-31页
        五、“城市精明增长”理论第31-32页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第32-37页
        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阶段第32-33页
        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第33-36页
        三、研究评述第36-37页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研究进展第37-39页
        一、国外研究进展第37-38页
        二、国内研究进展第38页
        三、研究评述第38-39页
    第五节 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进展第39-46页
        一、新产业空间研究第39-41页
        二、新城市空间用地演变研究第41-42页
        三、新城市空间社会空间研究第42-43页
        四、新城市空间形成机制研究第43-44页
        五、研究评述第44-46页
第二章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理论框架第46-76页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响应第46-50页
        一、响应的基本内涵第46页
        二、响应的要素构成第46-48页
        三、响应的基本过程第48-50页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第50-55页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背景第50-51页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的借鉴第51-53页
        三、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的划分第53-55页
    第三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主要类型第55-58页
        一、新城市空间类型划分依据第55-56页
        二、新城市空间基本类型划分第56-58页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机制第58-70页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经济原理第58-61页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机制第61-70页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效应第70-76页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积极效应第70-73页
        二、新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3-76页
第三章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第76-134页
    第一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研究范围与成长阶段第76-82页
        一、新城市空间实证研究内容辨析第76页
        二、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研究范围第76-78页
        三、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第78-81页
        四、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新城市空间成长关系第81-82页
    第二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第82-99页
        一、研究数据说明第83-84页
        二、新城市空间用地演变特征第84-92页
        三、新城市空间用地组合特性第92-94页
        四、新城市空间用地结构特征第94-96页
        五、新城市空间用地空间类型第96-99页
    第三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人口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第99-109页
        一、研究数据说明第100页
        二、新城市空间人口增长特征第100-102页
        三、新城市空间人口结构特征第102-105页
        四、新城市空间就业结构特征第105-108页
        五、人口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8-109页
    第四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服务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第109-115页
        一、研究数据说明第109-110页
        二、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的扩散特征第110-112页
        三、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的格局特征第112-114页
        四、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存在的问题第114-115页
    第五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产业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第115-122页
        一、新产业空间研究内容的辨析第115-116页
        二、新城市空间产业空间演变特征第116-118页
        三、新产业空间主要类型与分布第118-120页
        四、新产业空间的成长效应分析第120-122页
    第六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主要功能空间耦合特征第122-134页
        一、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基本内涵第122-123页
        二、耦合指标的选取与模型构建第123-125页
        三、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特征分析第125-132页
        四、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状态评价第132-134页
第四章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力分析第134-143页
    第一节 行政引导力第134-137页
        一、各类新区的设立第134页
        二、政府管理的调控第134-135页
        三、城市规划的引导第135-137页
    第二节 市场拉动力第137-141页
        一、经济与人口规模提升第137页
        二、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第137-138页
        三、对外开放与外资引进第138-139页
        四、投资规模的持续升级第139-141页
    第三节 个体驱动力第141-143页
        一、企业的空间行为第141-142页
        二、居民的空间行为第142-143页
第五章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存在主要问题与成长路径选择第143-155页
    第一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3-148页
        一、城市蔓延与城市用地结构失衡第143-144页
        二、产业空间混乱与产业结构单一第144-145页
        三、社会空间“失衡”与内涵的缺失第145-146页
        四、城市功能空间低耦合问题突出第146-147页
        五、新城市空间的房地产化倾向明显第147-148页
    第二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策略与路径第148-155页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调控策略第148-149页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路径选择第149-155页
结论与展望第155-159页
    一、主要结论第155-156页
    二、可能的创新点第156-157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后记第166-16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的脱酰胺和酶法糖基化交联修饰及产物性质
下一篇:北京地铁十号线潘家园站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