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仿真及性能改进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永磁电机发展概况第16-18页
        1.2.1 永磁电机的分类与发展第16-17页
        1.2.2 新型永磁电机的出现第17-18页
    1.3 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第18-21页
        1.3.1 开环比例控制第18-20页
        1.3.2 广义矢量控制第20-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及控制策略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第24-27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稳态运行性能第27-31页
        2.3.1 稳态运行相量图第27-29页
        2.3.2 稳态运行性能分析第29-31页
    2.4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第31-36页
        2.4.1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第31-33页
        2.4.2 开环控制策略第33-35页
        2.4.3 矢量控制策略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与性能优化第37-55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第37-40页
        3.2.1 主要尺寸的确定第37-38页
        3.2.2 气隙长度的确定第38-39页
        3.2.3 转子磁路结构设计第39页
        3.2.4 基于Ansoft软件的电机磁路设计第39-40页
    3.3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空载有限元分析计算第40-44页
        3.3.1 二维几何模型第40-41页
        3.3.2 空载运行特性第41-44页
    3.4 气隙磁场波形的优化设计研究第44-53页
        3.4.1 气隙磁场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4-46页
        3.4.2 气隙磁场的优化设计方法第46-53页
    3.5 样机设计方案及样机实验第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第55-69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开环控制仿真分析第55-62页
        4.2.1 恒V/F控制策略第55-58页
        4.2.2 驱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8-61页
        4.2.3 仿真结果分析第61-62页
    4.3 闭环控制仿真分析第62-68页
        4.3.1 ~id=0控制策略第62-64页
        4.3.2 驱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4-67页
        4.3.3 仿真结果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的提高第69-79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原理结构及其等效分析第69-71页
        5.2.1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第69-70页
        5.2.2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等效性分析第70-71页
    5.3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等效设计验证第71-77页
        5.3.1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分析第71-73页
        5.3.2 等效性验证第73-77页
    5.4 样机设计与实验第77-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潼铁路筹建史研究(1905-1911)
下一篇:周代丧礼在山东潍坊地区的传承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