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1.4.1 重点 | 第12页 |
1.4.2 难点 | 第12页 |
1.4.3 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概述 | 第14-17页 |
2.1 我国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2.2 我国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现状及分析 | 第15页 |
2.3 意见稿规定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意义 | 第15-17页 |
2.3.1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法定化 | 第15页 |
2.3.2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规范化 | 第15-17页 |
第3章 意见稿对我国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规定及不足 | 第17-22页 |
3.1 意见稿关于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规定 | 第17-18页 |
3.1.1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规划与建设 | 第17页 |
3.1.2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监督管理和运行机制 | 第17-18页 |
3.1.3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资金筹集与法律责任 | 第18页 |
3.2 意见稿在我国石油企业石油储备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22页 |
3.2.1 承储企业的资金筹集制度存在缺陷 | 第18-19页 |
3.2.2 关于石油企业储备石油动用的规定存在不足 | 第19-20页 |
3.2.3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法律责任待完善 | 第20-22页 |
第4章 国外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借鉴 | 第22-27页 |
4.1 德国有关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法律制度 | 第22-23页 |
4.1.1 制订颁布法律 | 第22-23页 |
4.1.2 明确动用程序 | 第23页 |
4.1.3 规定石油储备费用来源 | 第23页 |
4.2 日本有关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法律制度 | 第23-25页 |
4.2.1 石油储备应法制先行 | 第23-24页 |
4.2.2 管理层次严密,职责分明 | 第24-25页 |
4.2.3 积极筹措和合理使用石油储备基金 | 第25页 |
4.3 国外有关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的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4.3.1 建立石油企业石油储备须重视立法 | 第25-26页 |
4.3.2 动用石油企业储备石油应谨慎 | 第26页 |
4.3.3 石油企业石油储备资金来源多元化 | 第26-27页 |
第5章 解决意见稿关于石油企业石油储备现存法律问题的建议 | 第27-33页 |
5.1 优化承储企业的资金筹集制度 | 第27-28页 |
5.1.1 给予承储企业税收优惠 | 第27-28页 |
5.1.2 向承储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 第28页 |
5.1.3 建立石油储备基金 | 第28页 |
5.2 改进动用承储企业储备石油的相关规定 | 第28-30页 |
5.2.1 明确承储企业储备石油动用后的恢复期 | 第29-30页 |
5.2.2 对承储企业储备石油动用后的盈亏进行调控 | 第30页 |
5.3 完善承储企业的法律责任 | 第30-33页 |
5.3.1 罚款应结合承储企业储备义务的大小 | 第31-32页 |
5.3.2 加大对长期违法承储企业的处罚力度 | 第32-3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