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并网微逆变器监控系统发展状况 | 第13页 |
1.2.2 国内并网微逆变器监控系统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1.3 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监控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5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微逆变器结构及监控方案研究 | 第17-33页 |
2.1 微逆变器系统组成及拓扑结构分析研究 | 第17-25页 |
2.1.1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1.2 微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与研究 | 第19-25页 |
2.1.2.1 微逆变器变换级数分析 | 第19-20页 |
2.1.2.2 微逆变器有源钳位电路分析 | 第20-23页 |
2.1.2.3 交错反激拓扑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2.1.2.4 工频逆变及微逆变器总体拓扑分析 | 第24-25页 |
2.2 光伏监控通信方式研究 | 第25-30页 |
2.2.1 常用通信方式分析 | 第25-30页 |
2.2.2 WiFi在光伏监控系统应用中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 第30页 |
2.3 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介绍 | 第30-31页 |
2.3.1 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2.3.2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功能 | 第31页 |
2.4 光伏微逆变器监控总体方案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光伏发电预测网络研究 | 第33-46页 |
3.1 BP神经网络介绍 | 第33-35页 |
3.1.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3.1.2 BP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 第34-35页 |
3.2 BP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 第35-38页 |
3.3 MATLAB实现BP神经网络的过程 | 第38-39页 |
3.4 微逆变器功率预测模型及其仿真 | 第39-45页 |
3.4.1 功率预测模型分析 | 第39-41页 |
3.4.2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训练 | 第41-42页 |
3.4.2.1 训练样本的选取 | 第41-42页 |
3.4.2.2 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 | 第42页 |
3.4.2.3 微逆变器功率预测模型评估 | 第42页 |
3.4.3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仿真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微逆变器监控系统硬件研究 | 第46-55页 |
4.1 微逆变器监控硬件总体方案 | 第46-47页 |
4.2 微逆变器采样电路分析 | 第47-50页 |
4.2.1 PV输出电压检测电路 | 第47页 |
4.2.2 反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 第47-48页 |
4.2.3 电网电压检测电路 | 第48-49页 |
4.2.4 电网电流检测电路 | 第49页 |
4.2.5 电网频率检测电路 | 第49-50页 |
4.3 WiFi模块设计分析 | 第50-53页 |
4.3.1 WiFi模块的选用 | 第50-51页 |
4.3.2 WiFi232模块接口电路分析 | 第51-52页 |
4.3.3 WiFi232模块供电电路设计分析 | 第52页 |
4.3.4 WiFi232模块复位电路及重置电路分析 | 第52-53页 |
4.4 微逆变器监控组网方式研究 | 第53-54页 |
4.4.1 WiFi232模块无线组网方式分析 | 第53-54页 |
4.4.2 微逆变器监控组网方式分析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微逆变器监控系统软件研究 | 第55-71页 |
5.1 微逆变器软件设计分析 | 第55-58页 |
5.1.1 微逆变器整体软件设计 | 第55-56页 |
5.1.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5.1.3 均流程序设计 | 第57页 |
5.1.4 MPPT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5.2 WiFi232模块通信软件设计分析 | 第58-61页 |
5.2.1 串口与WiFi232之间通信模式分析 | 第58-59页 |
5.2.2 WiFi232与服务器通信分析 | 第59-61页 |
5.2.2.1 网络通信协议选取 | 第59页 |
5.2.2.2 套接字TCP网络通信分析 | 第59-61页 |
5.3 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监控软件设计分析 | 第61-66页 |
5.3.1 光伏监控软件系统功能分析 | 第61-62页 |
5.3.2 界面开发软件介绍 | 第62-63页 |
5.3.3 主功能显示界面设计分析 | 第63页 |
5.3.4 并网逆变器数据分析 | 第63-64页 |
5.3.5 历史数据查看模块 | 第64页 |
5.3.6 参数设置界面 | 第64-65页 |
5.3.7 发电功率预测分析 | 第65-66页 |
5.4 光伏监控数据库研究 | 第66-70页 |
5.4.1 数据库设计分析 | 第66-68页 |
5.4.2 ADO.NET数据库访问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监控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71-83页 |
6.1 微逆变器并网测试 | 第71-72页 |
6.2 WiFi通信测试 | 第72-79页 |
6.2.1 WiFi模块通信功能测试 | 第72-73页 |
6.2.2 WiFi232模块通信质量测试 | 第73-79页 |
6.2.2.1 RSSI测试 | 第73-77页 |
6.2.2.2 WiFi232丢包率测试 | 第77-79页 |
6.3 监控软件功能测试 | 第79-82页 |
6.3.1 监控平台的搭建 | 第79页 |
6.3.2 登录与连接功能测试 | 第79-80页 |
6.3.3 监控显示功能测试 | 第80-8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工作总结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页 |
工作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