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涡轮空气启动马达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空气启动马达的工作原理 | 第11-14页 |
1.2.1 空气马达的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2 空气马达的主要特点 | 第13-14页 |
1.3 空气启动马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3.1 涡轮式空气马达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1.3.2 涡轮式空气马达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1.4 涡轮式空气启动马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双涡轮空气启动理论计算及马达结构设计 | 第20-39页 |
2.1 双涡轮空气启动理论 | 第20-23页 |
2.1.1 转矩计算 | 第20-22页 |
2.1.2 转速与功率计算 | 第22-23页 |
2.2 双涡轮空气马达总体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2.2.1 总体结构布局与气动控制回路原理 | 第23页 |
2.2.2 空气马达与柴油机的连接 | 第23-24页 |
2.2.3 小齿轮与柴油机飞轮啮合方式 | 第24-25页 |
2.3 双涡轮机结构设计 | 第25-33页 |
2.3.1 进气喷嘴设计 | 第27-29页 |
2.3.2 一级涡轮设计 | 第29-31页 |
2.3.3 导流器设计 | 第31-32页 |
2.3.4 二级涡轮设计 | 第32-33页 |
2.4 其它主要零部件设计 | 第33-37页 |
2.4.1 减速机的设计 | 第33-36页 |
2.4.2 单向离合器的设计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双涡轮机流体仿真与损失分析研究 | 第39-53页 |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 第39页 |
3.2 涡轮机流道的三维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39-42页 |
3.2.1 涡轮机叶片造型设计 | 第39-41页 |
3.2.2 边界条件设定及计算模型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3.3 涡轮机内部流场分析 | 第42-46页 |
3.3.1 流线及流速 | 第42-44页 |
3.3.2 压力 | 第44页 |
3.3.3 温度 | 第44-46页 |
3.4 涡轮机流体损失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46-50页 |
3.4.1 叶型损失 | 第46-48页 |
3.4.2 二次流损失 | 第48-50页 |
3.4.3 冲波损失 | 第50页 |
3.5 流体损失优化结果与仿真验证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空气启动马达性能试验研究 | 第53-68页 |
4.1 样机性能试验原理 | 第53-54页 |
4.2 试验台装置设计 | 第54-56页 |
4.3 样机试验方法 | 第56页 |
4.4 样机性能特性试验 | 第56-60页 |
4.4.1 环境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2 进气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3 单、双涡轮式性能对比试验 | 第59-60页 |
4.5 减速机温升试验 | 第60-62页 |
4.6 空气马达振动试验 | 第62-64页 |
4.7 空气马达噪声试验 | 第64-65页 |
4.8 空气马达效率试验 | 第65-6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