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20页 |
ABSTRAC | 第20-3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32-44页 |
一、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第32-42页 |
1. 扶持社会办医的理论意义 | 第32-35页 |
2. 扶持社会办医的现实意义 | 第35页 |
3. 社会办医的概念与范畴 | 第35-38页 |
4. 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 | 第38-41页 |
5. 问题的提出 | 第41-42页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42-44页 |
1. 研究意义 | 第42页 |
2. 研究目标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44-52页 |
一、关于发展社会办医的政策及演变 | 第44-48页 |
1. 国家层面的有关政策及演变 | 第44-46页 |
2. 地方出台的有关政策 | 第46-48页 |
二、关于发展社会办医的研究现状 | 第48-50页 |
1. 关于发展社会办医意义和必要性的研究 | 第48-49页 |
2. 关于社会办医优势的研究 | 第49页 |
3. 关于社会办医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研究 | 第49-50页 |
三、有关社会办医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意义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2-5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1. 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 | 第52页 |
2. 社会办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障碍 | 第52-53页 |
3. 国际典型国家发展社会办医的实践经验 | 第53页 |
4. 国内发展社会办医的典型案例及主要扶持策略 | 第53页 |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53-57页 |
1. 文献研究 | 第53-54页 |
2. 现场调查 | 第54-55页 |
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55页 |
4. 数据分析法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7-111页 |
一、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宏观分析 | 第57-85页 |
1. 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机构现状的数据比较分析 | 第57-70页 |
2. 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运营现状的数据比较分析 | 第70-83页 |
3. 社会办医机构及运营特点分析 | 第83-85页 |
二、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85-99页 |
1. 利益相关方对社会办医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认知情况分析 | 第86-88页 |
2. 利益相关方对具体政策的认知情况 | 第88-98页 |
3. 利益相关方对影响社会办医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认知特点及建议 | 第98-99页 |
三、社会办医发展状况的深入访谈结果分析 | 第99-109页 |
1. 政府部门管理者 | 第100-102页 |
2. 医务人员 | 第102-104页 |
3. 医院管理者 | 第104-108页 |
4. 患者和社会公众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国际上扶持社会办医发展的实践及启示 | 第111-126页 |
一、典型国家发展社会办医的实践 | 第111-120页 |
1. 美国 | 第111-112页 |
2. 德国 | 第112-114页 |
3. 英国 | 第114-115页 |
4. 法国 | 第115-116页 |
5. 瑞士 | 第116-117页 |
6. 澳大利亚 | 第117-118页 |
7. 日本 | 第118-119页 |
8. 新加坡 | 第119-120页 |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社会办医的启示 | 第120-123页 |
1. 公立医疗机构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绩效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 第120-121页 |
2. 严格的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所有权性质无必然联系 | 第121页 |
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根本策略 | 第121页 |
4. 严格有效的监管是形成有序竞争格局的必要保障 | 第121-122页 |
5. 灵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和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对社会办医发展至关重要 | 第122页 |
6. 税收优惠是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6页 |
第六章 国内发展社会办医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126-145页 |
一、广东省 | 第126-129页 |
二、云南省 | 第129-132页 |
三、深圳市 | 第132-134页 |
四、温州市 | 第134-137页 |
五、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 第137-139页 |
六、南京同仁医院 | 第139-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5页 |
第七章 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扶持策略 | 第145-156页 |
一、针对制度、政策、思想观念歧视问题,提出分类管理策略 | 第145-147页 |
1. 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核定标准 | 第146页 |
2. 健全社会办医机构性质转换及流转机制 | 第146-147页 |
3. 健全推进社会办医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147页 |
二、宏观调控策略 | 第147-150页 |
1. 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 第147-148页 |
2. 财税价格政策方面 | 第148-149页 |
3. 医保政策方面 | 第149-150页 |
4. 土地政策方面 | 第150页 |
三、针对人才问題是制约社会办医发展的呆主要因素,提出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 第150-152页 |
1. 逐步将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人 | 第150页 |
2. 在社会保障、学术环境、职称晋升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政策 | 第150页 |
3.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 第150-152页 |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内生动力 | 第152页 |
四、针对社会办医自身发展问题,提出医院内巧建设发展策巧 | 第152-154页 |
1. 坚持治病救人的基本准则 | 第152页 |
2. 寻求错位发展的有利机遇 | 第152-153页 |
3. 加强医院自身内涵建设 | 第153页 |
4. 严格把关,确保医疗安全 | 第153页 |
5. 打造诚信品牌 | 第153页 |
6. 创新营销手段 | 第153-154页 |
五、针对外部环境问题,提出扶持与监管策略 | 第154-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6-158页 |
附录1:公立与社会办医宏观数据收集表格目录 | 第158-159页 |
附录2:调查问卷 | 第159-162页 |
附录3:关键人物访谈提纲 | 第162-163页 |
附录4:问卷访谈人员来源统计名单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1-172页 |
附件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