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理论及分析 | 第13-28页 |
2.1 隧道自然通风的多种能量综合利用分析 | 第13-14页 |
2.2 太阳能在公路隧道自然通风中的利用 | 第14-20页 |
2.2.1 太阳能烟囱的结构 | 第15-16页 |
2.2.2 太阳能烟囱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2.2.3 太阳能烟囱在隧道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 风能在公路隧道自然通风中的利用 | 第20-25页 |
2.3.1 负压抽风装置的结构 | 第20-21页 |
2.3.2 负压抽风的原理 | 第21-22页 |
2.3.3 负压抽风装置中自动捕风的原理 | 第22-24页 |
2.3.4 负压抽风在隧道自然风通风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2.4 其他能量在公路隧道自然通风中的利用 | 第25-26页 |
2.4.1 地热能 | 第26页 |
2.4.2 照明系统产生的热能 | 第26页 |
2.4.3 车辆尾气排放产生的热能 | 第26页 |
2.5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的应用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自然通风室外实验研究 | 第28-53页 |
3.1 室外实验平台 | 第28-29页 |
3.1.1 室外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28-29页 |
3.1.2 实验方法与目的 | 第29页 |
3.2 不同工况下实验分析 | 第29-36页 |
3.2.1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自然通风实验工况划分 | 第29-32页 |
3.2.2 不同工况下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3.3 不同工况下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自然通风实验仿真及对比分析 | 第36-52页 |
3.3.1 实验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2 不同工况下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自然通风实验仿真研究 | 第38-50页 |
3.3.3 不同工况下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自然通风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应用研究 | 第53-64页 |
4.1 雷家坡一号隧道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系统 | 第53-54页 |
4.2 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分析 | 第54-58页 |
4.2.1 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54-57页 |
4.2.2 环境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4.3 雷家坡一号隧道通风系统数值模拟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改进研究 | 第64-67页 |
5.1 雷家坡一号隧道自然通风效果分析 | 第64页 |
5.2 多种能量综合利用的隧道自然通风改进方法 | 第64-65页 |
5.3 改进方案的数值模拟仿真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