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天津海泥吹填土改良与柽柳繁育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海泥吹填土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2.1 物理措施第13-14页
        1.2.2 化学措施第14-15页
        1.2.3 生物措施第15-16页
    1.3 目前吹填土绿化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3.1 吹填土改良所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3.2 柽柳植被恢复面临的问题第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1 吹填土理化性质测定分析第17-18页
        1.4.2 吹填土综合改良技术研究—土柱模拟试验第18页
        1.4.3 盐生植物—柽柳的室内繁育试验第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安排第20-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自然气候条件第20-21页
        2.1.2 研究区立地环境条件第21页
    2.2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2.1 海泥吹填土的采集第21页
        2.2.2 柽柳种子及插穗的采集第21-22页
    2.3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2-26页
        2.3.1 物理指标第22-24页
        2.3.2 化学指标第24-26页
    2.4 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第26-27页
第三章 海泥吹填土基本理化属性分析第27-35页
    3.1 海泥吹填土的物理性质第27-29页
    3.2 海泥吹填土的化学性质第29-33页
        3.2.1 土壤pH值第29-30页
        3.2.2 土壤全盐量第30-31页
        3.2.3 土壤有机质第31-32页
        3.2.4 土壤重金属含量第32-33页
    3.5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混合掺拌土柱模拟试验第35-47页
    4.1 试验装置与方案第35-37页
        4.1.1 土柱装置第35页
        4.1.2 混合掺拌方案设计第35-36页
        4.1.3 测定方法第36-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46页
        4.2.1 各处理湿润锋变化趋势第37页
        4.2.2 各处理淋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趋势第37-38页
        4.2.3 各处理淋溶液矿化度的变化趋势第38-39页
        4.2.4 淋溶液矿化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第39-40页
        4.2.5 各处理淋溶液pH值变化趋势第40-41页
        4.2.6 各处理淋溶液的离子组成分析第41-42页
        4.2.7 各处理淋洗前后土壤的离子组成分析第42-43页
        4.2.8 各处理用水量和脱盐效率分析第43页
        4.2.9 盆栽试验第43-46页
    4.3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柽柳繁育技术研究第47-57页
    5.1 柽柳发芽试验第47-50页
        5.1.1 柽柳的开花、结实特性第47-48页
        5.1.2 柽柳发芽试验——培养皿法第48页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5.2 柽柳室内繁育技术试验研究第50-56页
        5.2.1 试验方法第50-56页
    5.3 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1页
    6.1 结论第57-59页
        6.1.1 海泥吹填土理化属性测定分析结果第57-58页
        6.1.2 混合掺拌土柱模拟试验结果第58页
        6.1.3 柽柳室内繁育技术试验研究结果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随机腐蚀损伤的FPSO船体梁极限强度研究
下一篇:乳酸菌对微量元素的富集及其生物活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