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对地摊经济的研究 | 第9-10页 |
1.3.2 对疏导理念的研究 | 第10页 |
1.3.3 对疏导模式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4 简要评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4-15页 |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2 无锡市新吴区流动摊贩疏导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1 流动摊贩 | 第15页 |
2.1.2 疏导 | 第15页 |
2.2 疏导产生的根源 | 第15-16页 |
2.3 流动摊贩疏导概况 | 第16-18页 |
2.3.1 流动摊贩的疏导主体 | 第16页 |
2.3.2 流动摊贩疏导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2.3.3 流动摊贩的疏导现状 | 第17-18页 |
2.4 流动摊贩疏导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2.4.1 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 | 第18页 |
2.4.2 政府部门过分追求短期效果 | 第18页 |
2.4.3 疏导政策的制定缺少公众参与 | 第18-19页 |
2.4.4 疏导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 第19-20页 |
3 无锡市新吴区流动摊贩疏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3页 |
3.1 样本与数据统计描述 | 第20-26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3.1.2 样本结构分布 | 第21-23页 |
3.1.3 样本特征与疏导意愿分析 | 第23-26页 |
3.2 模型的选取 | 第26页 |
3.3 自变量的选择和预期方向 | 第26-30页 |
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4 对策建议 | 第33-37页 |
4.1 优先对女性摊贩和年龄较大的摊贩进行疏导 | 第33页 |
4.2 加大疏导宣传力度,引导受教育程度低的摊贩有序经营 | 第33-34页 |
4.3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大推行居住证制度 | 第34页 |
4.4 科学合理选址,维护摊贩经营收入 | 第34-35页 |
4.5 转变传统治理模式,鼓励有能力、有威望的摊贩加入管理 | 第35-36页 |
4.6 对摊贩低收入家庭加大政策性扶持 | 第36页 |
4.7 扩宽低学历就业渠道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