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3.1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3 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4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5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企业创新能力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企业营销能力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绩效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2.1 创新能力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2 营销能力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绩效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企业绩效三者关系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1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概况及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2 我国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2.1 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概况 | 第26-27页 |
3.2.2 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情况 | 第27-29页 |
3.2.3 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创新能力情况 | 第29-30页 |
3.2.4 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营销能力情况 | 第30页 |
3.3 我国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2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第33-34页 |
4.2.1 变量选取 | 第33-34页 |
4.2.2 变量赋值与数据说明 | 第34页 |
4.3 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34-35页 |
4.4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4.4.1 实证假设 | 第35-36页 |
4.4.2 实证模型 | 第36页 |
4.5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1页 |
4.5.1 相关性检验、共线性检验、Hausman检验、LM检验 | 第36-38页 |
4.5.2 模型估计 | 第38-40页 |
4.5.3 估计结果的分析说明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交互作用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48页 |
5.1 变量说明 | 第42页 |
5.2 实证假设 | 第42-43页 |
5.3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交互作用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5.4 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交互作用对信息技术类中小板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5.4.1 共线性检验、Hausman检验、LM检验 | 第44-45页 |
5.4.2 模型估计 | 第45-46页 |
5.4.3 估计结果的分析说明 | 第46-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启示 | 第48-53页 |
6.1 研究结论及讨论 | 第48-49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1.2 讨论 | 第48-49页 |
6.2 对策启示 | 第49-53页 |
6.2.1 宏观层面 | 第49-50页 |
6.2.2 微观层面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