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5-27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5-16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6-17页 |
2.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7页 |
2.2 VIE模式介绍 | 第17-21页 |
2.2.1 VIE模式的含义 | 第17页 |
2.2.2 VIE模式产生的原因 | 第17-19页 |
2.2.3 VIE模式的基本架构 | 第19-21页 |
2.3 企业海外上市的基本模式 | 第21-24页 |
2.3.1 境内企业海外直接上市 | 第21-22页 |
2.3.2 境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 | 第22-23页 |
2.3.3 VIE协议模式架构的引入及企业运作机制 | 第23-24页 |
2.4 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2.4.1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类别 | 第24页 |
2.4.2 财务风险应对的理论 | 第24-25页 |
2.4.3 VIE模式下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 第25-27页 |
3 VIE模式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 第27-33页 |
3.1 VIE模式架构下的控制协议 | 第27-28页 |
3.1.1 借款协议 | 第27页 |
3.1.2 独家技术咨询及服务和许可协议 | 第27页 |
3.1.3 股权质押协议 | 第27-28页 |
3.1.4 独家认股权协议 | 第28页 |
3.1.5 股东委托投票代理协议 | 第28页 |
3.1.6 资产运营控制协议 | 第28页 |
3.2 VIE模式架构下的控制协议的风险 | 第28-30页 |
3.2.1 协议效力与协议约定的风险 | 第28-29页 |
3.2.2 代理的风险 | 第29页 |
3.2.3 监管规则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29页 |
3.2.4 其他风险 | 第29页 |
3.2.5 法律风险及其成因 | 第29-30页 |
3.3 VIE协议模式架构下企业财务风险 | 第30-33页 |
3.3.1 违约风险 | 第30页 |
3.3.2 汇制风险 | 第30-31页 |
3.3.3 税务风险 | 第31页 |
3.3.4 控制权风险 | 第31页 |
3.3.5 信息披露风险 | 第31-33页 |
4 基于协议模式架构下企业财务风险案例 | 第33-44页 |
4.1 VIE模式下JD公司概况 | 第33-35页 |
4.1.1 JD公司概况 | 第33页 |
4.1.2 JD公司的VIE构架模式 | 第33-35页 |
4.2 JD公司采用VIE模式的背景及原因 | 第35-36页 |
4.2.1 JD公司上市的背景 | 第35-36页 |
4.2.2 JD公司采取VIE模式的原因 | 第36页 |
4.3 JD公司VIE模式下财务风险分析 | 第36-44页 |
4.3.1 VIE模式下JD公司的财务风险 | 第36-40页 |
4.3.2 VIE模式下JD公司的财务风险应对现状 | 第40-42页 |
4.3.3 VIE模式下JD公司财务风险应对中可采取措施的建议 | 第42-44页 |
5 降低VIE模式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 第44-47页 |
5.1 降低企业治理风险 | 第44-45页 |
5.1.1 完善控制协议 | 第44页 |
5.1.2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 第44页 |
5.1.3 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 | 第44-45页 |
5.1.4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页 |
5.2 加强对VIE结构的监管 | 第45-47页 |
5.2.1 适当默认结构的合法性 | 第45页 |
5.2.2 进一步完善VIE架构 | 第45页 |
5.2.3 加强内资目标企业法人的国籍管理 | 第45-46页 |
5.2.4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海外上市 | 第46-47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