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人形机器人两自由度球面并联仿生踝关节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仿人机器人第11-17页
        1.1.1 仿人机器人概述第11页
        1.1.2 仿人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3 并联机构与仿人机器人第15-17页
    1.2 仿人机器人踝关节的研究第17-21页
        1.2.1 踝关节构型的研究第17-19页
        1.2.2 并联机构静刚度的研究第19页
        1.2.3 踝关节动力学的研究第19-21页
    1.3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1-22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2-DOF球面并联仿生踝关节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4-45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机构组成及自由度计算第24-28页
        2.2.1 踝关节机构组成第25-26页
        2.2.2 机构自由度计算第26-28页
    2.3 机构位置正反解分析第28-31页
        2.3.1 机构位置反解第28-29页
        2.3.2 机构位置正解第29页
        2.3.3 各支链运动副位姿求解第29-31页
        2.3.4 雅克比矩阵求解第31页
    2.4 构件速度求解第31-36页
        2.4.1 质心线速度求解第32-34页
        2.4.2 角速度求解第34-36页
    2.5 数值算例分析第36-39页
        2.5.1 数据的采集与拟合第36-37页
        2.5.2 速度数值算例第37-39页
    2.6 运动学仿真分析第39-44页
        2.6.1 线速度仿真分析第40-43页
        2.6.2 角速度仿真分析第43-44页
    2.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2-DOF球面并联仿生踝关节机构静刚度分析第45-58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机构静力学平衡方程第45-47页
    3.3 机构变形协调方程第47-51页
        3.3.1 弯弧杆的变形第47-48页
        3.3.2 上拉杆与下拉杆的变形第48-49页
        3.3.3 带有中心球面副的连杆变形第49-50页
        3.3.4 动平台角位移与球心点线位移第50-51页
    3.4 机构静刚度矩阵第51-54页
        3.4.1 机构的静刚度矩阵第51-52页
        3.4.2 机构的主刚度矩阵第52-54页
    3.5 静刚度数值计算第54-57页
        3.5.1 机构变形数值计算第54-55页
        3.5.2 主刚度数值计算第55-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仿生踝关节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简化分析第58-76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动力学理论基础第58-60页
        4.2.1 拉格朗日原理第59页
        4.2.2 虚功原理第59-60页
    4.3 动力学理论模型第60-64页
        4.3.1 动平台的动能与势能第60-61页
        4.3.2 弯弧杆的动能与势能第61-62页
        4.3.3 滑块的动能与势能第62页
        4.3.4 上拉杆的动能与势能第62页
        4.3.5 下拉杆的动能与势能第62-63页
        4.3.6 理想动力学第63-64页
    4.4 等效动力学模型第64-67页
        4.4.1 拉杆线动能简化分析第64页
        4.4.2 拉杆转动动能简化分析第64-67页
        4.4.3 滑块简化分析第67页
        4.4.4 动力学简化模型第67页
    4.5 动力学性能分析第67-69页
        4.5.1 速度全域性能第68页
        4.5.2 加速度全域性能第68-69页
        4.5.3 惯性力全域性能第69页
    4.6 动力学数值计算第69-73页
        4.6.1 动力学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第69-71页
        4.6.2 动力学等效模型的数值计算第71-72页
        4.6.3 全域性能数值计算第72-73页
    4.7 动力学仿真分析第73-74页
    4.8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公司机加车间设施布局改善研究
下一篇:基于HEC-HMS的雅砻江流域理塘河洪水预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