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9页
        1.1.2 合肥经济圈的发展与风险第9-10页
    1.2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风险的概念第10-11页
        1.2.2 生态风险的概念及特点第11页
        1.2.3 生态风险评价的概述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5-26页
    2.1 合肥经济圈区位概况第15-16页
    2.2 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第16-26页
        2.2.1 构建原则第16页
        2.2.2 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16-22页
        2.2.3 合肥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2-26页
第三章 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与分析第26-31页
    3.1 生态风险时间变化趋势第26-27页
    3.2 生态风险要素分析第27-29页
        3.2.1 压力评价第27-28页
        3.2.2 状态评价第28-29页
        3.2.3 响应评价第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合肥经济圈城市环境与生态状况深层分析——以合肥市为例第31-40页
    4.1 合肥市环境状况第31-33页
    4.2 合肥市生态状况第33-38页
        4.2.1 生态足迹第33-36页
        4.2.2 生态足迹深度与生态足迹广度第36-37页
        4.2.3 万元GDP生态足迹第37页
        4.2.4 生态足迹发展趋势第37-38页
    4.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生态风险防范的对策措施第40-43页
    5.1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第40页
    5.2 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第40页
    5.3 发展废物资源化技术第40-41页
    5.4 实施生态补偿第41页
    5.5 建设海绵城市第41-42页
    5.6 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第42-4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6.1 结论第43-44页
    6.2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背角无齿蚌对低浓度镉的富集特征及生理响应
下一篇:正态总体下协方差阵的VDR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