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9页 |
1.1 我国淡水镉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9-12页 |
1.1.1 淡水镉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1.1.2 镉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 第10-11页 |
1.1.3 镉在人体富集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背角无齿蚌的生物监测研究 | 第12-14页 |
1.2.1 重金属生物监测 | 第12-13页 |
1.2.2 基于背角无齿蚌的生物监测 | 第13-14页 |
1.3 抗氧化防御系统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1 抗氧化防御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1.3.2 抗氧化酶系统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概述 | 第16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背角无齿蚌各组织对低浓度镉的富集特征 | 第19-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页 |
2.1.4 实验理化条件 | 第20-21页 |
2.1.5 背角无齿蚌各组织镉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1.7 质量控制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2.2.1 背角无齿蚌内脏团对镉富集特点 | 第22-23页 |
2.2.2 背角无齿蚌外套膜对镉富集特征 | 第23-25页 |
2.2.3 背角无齿蚌足组织对镉富集特征 | 第25-27页 |
2.2.4 背角无齿蚌鳃组织对镉富集特征 | 第27-28页 |
2.3 讨论 | 第28-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镉对背角无齿蚌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32-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3.1.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32-33页 |
3.1.4 实验理化条件 | 第33页 |
3.1.5 酶活性及组织蛋白含量测定 | 第33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3.2.1 镉对背角无齿蚌各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2 镉对背角无齿蚌各组织GPx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3 镉对背角无齿蚌各组织CAT活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3.2.4 镉对背角无齿蚌各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 讨论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评价镉对背角无齿蚌胁迫效应 | 第47-55页 |
4.1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4.2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评价镉对背角无齿蚌氧化胁迫效应 | 第48-53页 |
4.2.1 背角无齿蚌鳃组织与内脏团IBR分析 | 第48-51页 |
4.2.2 背角无齿蚌外套膜与足组织IBR分析 | 第51-53页 |
4.3 讨论 | 第53-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