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线的江南私家园林空间量化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关于传统造园理论 | 第14-15页 |
1.3.2 关于传统造园案例 | 第15页 |
1.3.3 西方空间量化理论 | 第15-16页 |
1.3.4 传统园林的空间量化分析 | 第16-17页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私家园林艺术与空间量化分析 | 第19-32页 |
2.1 概念释义 | 第19-20页 |
2.1.1 园林空间 | 第19页 |
2.1.2 视线与视线分析 | 第19页 |
2.1.3 空间量化 | 第19-20页 |
2.2 江南私家园林空间艺术 | 第20-24页 |
2.2.1 起源与发展 | 第20页 |
2.2.2 传统造园的社会背景 | 第20-22页 |
2.2.3 造园特色 | 第22-24页 |
2.3 空间量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24-26页 |
2.3.1 外部空间理论 | 第24-25页 |
2.3.2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 第25页 |
2.3.3 图底理论 | 第25-26页 |
2.4 江南私家园林实例 | 第26-31页 |
2.4.1 拙政园 | 第26-27页 |
2.4.2 留园 | 第27-29页 |
2.4.3 网师园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江南私家园林的静态视线研究 | 第32-56页 |
3.1 江南私家园林静态视线构成 | 第32-33页 |
3.1.1 视点 | 第32页 |
3.1.2 视距 | 第32页 |
3.1.3 视域 | 第32-33页 |
3.2 江南私家园林静态视点调查 | 第33-36页 |
3.2.1 静态视点的调查思路 | 第33页 |
3.2.2 静态视点的调查过程 | 第33-36页 |
3.2.3 静态视点的调查结果 | 第36页 |
3.3 江南私家园林静态视线分析 | 第36-54页 |
3.3.1 视点分析 | 第36-41页 |
3.3.2 视距分析 | 第41-49页 |
3.3.3 视域分析 | 第49-54页 |
3.4 静态视线分析结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江南私家园林的动态视线研究 | 第56-75页 |
4.1 江南私家园林动态视线构成 | 第56-57页 |
4.1.1 站点 | 第56页 |
4.1.2 景面 | 第56-57页 |
4.1.3 路径 | 第57页 |
4.2 江南私家园林动态路径调查 | 第57-61页 |
4.2.1 调查思路 | 第57页 |
4.2.2 拙政园动态路径 | 第57-59页 |
4.2.3 留园动态路径 | 第59-60页 |
4.2.4 网师园动态路径 | 第60-61页 |
4.3 空间动态路径分析 | 第61-73页 |
4.3.1 路径间距分析 | 第61-65页 |
4.3.2 路径通透性分析 | 第65-73页 |
4.4 动态路径分析结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页 |
5.2 创新 | 第75-76页 |
5.3 讨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