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起缘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5页 |
1. 重点 | 第15页 |
2. 难点 | 第15页 |
(六)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相关定义的界定 | 第16-20页 |
(一) 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 | 第16-17页 |
1. 公务员的定义 | 第16页 |
2. 公务员制度 | 第16-17页 |
(二) 价值、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7-20页 |
1. 价值 | 第17-18页 |
2. 价值观 | 第18页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8-20页 |
二、优化中国当代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必要性 | 第20-24页 |
(一) 由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 第20-21页 |
1. 服务对象特殊 | 第20页 |
2. 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 | 第20页 |
3. 自身内部构造复杂 | 第20-21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决定的 | 第21页 |
1. 对公务员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得导向作用 | 第21页 |
2. 对公务员的行为有约束作用 | 第21页 |
3. 可以塑造完美人格 | 第21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公务员群体的必要途径 | 第21-22页 |
1. 公务员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公务员自身队伍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第22页 |
(四) 优化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第22-24页 |
1. 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决定的 | 第22-23页 |
2. 这是由外来思想干扰影响的 | 第23-24页 |
三、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存在的问题 | 第24-33页 |
(一) 缺乏针对性 | 第24-27页 |
1. 公务员队伍内部成分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2. 公务员所在单位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的具体情况 | 第26页 |
3. 公务员群体存在的差别 | 第26-27页 |
(二) 缺乏科学性 | 第27-30页 |
1. 培育路径脱离公务员自身实际 | 第28-29页 |
2. 培育路径脱离公务员实际工作 | 第29-30页 |
(三) 缺乏多样性 | 第30-33页 |
1. 培育主体讲授 | 第31-32页 |
2. 教材自主学习 | 第32-33页 |
四、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3-42页 |
(一) 公务员自身因素 | 第33-35页 |
1. 公务员学习的主动性不足 | 第34-35页 |
2. 公务员学习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 第35页 |
(二) 培育主体的情况 | 第35-39页 |
1. 没有深入了解公务员群体实际情况 | 第35-36页 |
2. 培育主体素质不高 | 第36-39页 |
(三) 缺乏一系列机制保障实施 | 第39-42页 |
1. 缺乏奖罚分明的机制 | 第39-40页 |
2. 缺乏对公务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考核制度 | 第40-41页 |
3. 缺乏法律机制保障实施 | 第41-42页 |
五、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2-54页 |
(一) 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尽可能多样化、针对性和科学化 | 第42-45页 |
1. 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平台 | 第42-43页 |
2. 分组讨论 | 第43页 |
3. 开展征文活动 | 第43页 |
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第43-45页 |
(二) 抓典型,树榜样 | 第45-47页 |
1. 培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 | 第46页 |
2. 培育者要注意发现公务员中的学习积极分子 | 第46页 |
3. 培育者可以结合公务员当中的先进事例进行培育 | 第46页 |
4. 充分发挥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 第46-47页 |
(三) 完善公务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 | 第47-50页 |
1. 要有一套奖罚分明机制 | 第47-48页 |
2. 完善考核培育效果机制 | 第48-49页 |
3. 完善法律机制 | 第49-50页 |
4. 加强物质保障机制 | 第50页 |
(四) 提高培育者整体素质 | 第50-54页 |
1. 提高培育者的政治素质 | 第51页 |
2. 注重培育者的理论功底 | 第51-52页 |
3. 提升培育者的人格魅力 | 第52页 |
4. 提高培育者的能力素质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