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肾健脾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 一、病因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二、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 三、西医治疗现状 | 第12-15页 |
| 四、中医认识 | 第15-20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28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0-21页 |
| 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0页 |
|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20页 |
| 3.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 4.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 5. 剔除标准 | 第21页 |
| 6. 脱落标准 | 第21页 |
| 二、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 (一) 药物、剂型与疗程 | 第21页 |
| (二)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 (三)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1-22页 |
| (四) 不良事件 | 第22页 |
| (五) 病例脱落及处理 | 第22页 |
| (六) 随访 | 第22页 |
| (七)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页 |
| 三、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第22-23页 |
| (二)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分析 | 第23-28页 |
| 1. 主症分析 | 第23-24页 |
| 2. 次症分析 | 第24-27页 |
| 3. 症状总积分及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32页 |
| 一、立法依据 | 第28页 |
| 二、组方分析及药物现代药理分析 | 第28-30页 |
| (一) 组方分析 | 第28-29页 |
| (二) 现代药理分析 | 第29-30页 |
| 三、结果分析 | 第30页 |
| 四、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附录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