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高压空气射流控制柴油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模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8-20页
1 绪论第20-4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1-24页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第24-43页
        1.2.1 预混合压缩燃烧的着火相位控制方法第25-36页
        1.2.2 内燃—空气混合动力发展现状第36-4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第43-45页
2 高压空气JCCI燃烧方式第45-56页
    2.1 复合热力循环第45-46页
    2.2 复合发动机概念第46-54页
        2.2.1 工作原理第46-47页
        2.2.2 控制策略和循环方式第47-53页
        2.2.3 整机效率第53-54页
    2.3 复合发动机的余热利用第54-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定容条件下高压空气射流对工质的影响第56-78页
    3.1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56-59页
        3.1.1 研究对象第56-57页
        3.1.2 研究内容第57-58页
        3.1.3 网格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3.2 不同射流压力对定容弹内工质的影响第59-65页
        3.2.1 定容弹内的速度、温度和压力分布对比第59-63页
        3.2.2 定容弹内局部温度变化分析第63-65页
    3.3 不同射流温度对定容弹内工质的影响第65-68页
        3.3.1 定容弹内的温度分布对比第65-66页
        3.3.2 定容弹内局部温度变化分析第66-68页
    3.4 不同单向阀出口直径对定容弹内工质的影响第68-72页
        3.4.1 定容弹内的温度分布对比第68-69页
        3.4.2 定容弹内局部温度变化分析第69-72页
    3.5 射流压力、射流温度和单向阀出口直径综合的影响第72-76页
        3.5.1 定容弹内最大温升分析第72-74页
        3.5.2 高压空气射流总质量分析第74-76页
        3.5.3 温升与射流持续期关系分析第76页
    3.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4 高压空气JCCI工作过程模拟仿真研究第78-139页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78-80页
        4.1.1 研究对象第78-79页
        4.1.2 研究内容第79-80页
    4.2 计算模型与验证第80-88页
        4.2.1 计算模型第80-86页
        4.2.2 模型验证第86-88页
    4.3 高压空气射流压力对缸内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第88-104页
        4.3.1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第89-99页
        4.3.2 排放结果分析第99-104页
    4.4 高压空气射流温度对缸内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第104-115页
        4.4.1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第105-111页
        4.4.2 排放结果分析第111-115页
    4.5 高压空气射流持续期对缸内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第115-127页
        4.5.1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第116-124页
        4.5.2 排放结果分析第124-127页
    4.6 高压空气射流正时对缸内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第127-137页
        4.6.1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第128-134页
        4.6.2 排放结果分析第134-137页
    4.7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39-142页
    5.1 结论第139-141页
    5.2 创新点第141页
    5.3 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53-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作者简介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淀粉样β肽聚集及其细胞毒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