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天津日报》与其官方微博的联动研究--基于8.12事件的考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概念界定第12页
        1.2.1 突发性事件第12页
        1.2.2 联动第12页
        1.2.3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第12页
        1.2.4 母媒体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2章 联动对象——《天津日报》VS@天津日报第16-19页
    2.1 《天津日报》简介第16页
    2.2 @天津日报发展概况第16页
    2.3 @天津日报文本类型第16-17页
        2.3.1 新闻类第16-17页
        2.3.2 评论类第17页
        2.3.3 服务类第17页
        2.3.4 文摘类第17页
    2.4 @天津日报内容视角第17-19页
        2.4.1 热点事件及时追踪第17-18页
        2.4.2 内容综合性强,注重服务性第18页
        2.4.3 新闻信息为主,关注民生第18-19页
第3章 报道呈现——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第19-32页
    3.1 “8.12事件”《天津日报》与@天津日报样本分析第19-23页
        3.1.1 样本收集及其依据第19-20页
        3.1.2 数据统计分析第20-23页
    3.2 “8.12事件”报道过程第23-27页
        3.2.1 第一阶段:“黄金72小时”第24-25页
        3.2.2 第二阶段:舆情持续期的报道呈现第25-27页
        3.2.3 第三阶段:舆情渐退期的报道第27页
    3.3 “8.12事件”中《天津日报》与其官方微博联动报道特点第27-32页
        3.3.1 《天津日报》权威性依旧,微博成有力补充第27-28页
        3.3.2 《天津日报》借助官方微博构建“微直播”第28-30页
        3.3.3 微博横向联动其他主流媒体第30页
        3.3.4 微博舆论场影响报道方向第30页
        3.3.5 抢占“第一时间”落脚点第30-32页
第4章 联动模式——微博舆论冲击传统媒体第32-40页
    4.1 受众反馈形式第32-33页
        4.1.1 评论转发:批判和关怀并存第32页
        4.1.2 话题讨论:公民记者提供信息第32-33页
        4.1.3 关键字搜索:媒体与受众的对比第33页
    4.2 受众意见分布第33-34页
        4.2.1 时间分布:集中于报道前期第33页
        4.2.2 空间分布:天津市外媒体与受众反响热烈第33-34页
        4.2.3 内容分布:追责与辟谣更受关注第34页
    4.3 @天津日报对《天津日报》的冲击第34-36页
        4.3.1 对传统新闻采编的冲击第34-35页
        4.3.2 对传统运营方式的冲击第35页
        4.3.3 对传统公关策略的冲击第35-36页
    4.4 《天津日报》对@天津日报的利用第36-37页
        4.4.1 对微博信息的过滤第36页
        4.4.2 栏目和议程设置第36-37页
        4.4.3 利用微博进行品牌推广第37页
    4.5 专业资源共享第37-40页
        4.5.1 共享品牌影响力第37-38页
        4.5.2 共享人才团队第38页
        4.5.3 共享信息源第38-40页
第5章 问题剖析——突发事件中暴露弊端第40-43页
    5.1 缺乏与用户的良性互动第40页
    5.2 微博定位与发布手段依旧传统第40-41页
    5.3 评论与解读匮乏,缺乏深度报道第41页
    5.4 同行转发,信息同质化严重第41-42页
    5.5 信息筛选与甄别滞后第42页
    5.6 官方回应,制造表面稳定第42-43页
第6章 联动优化——利用官方微博为报纸服务第43-48页
    6.1 坚持内容为王,寻找独特视角第43页
        6.1.1 加强批评和反省性报道内容第43页
        6.1.2 发出个性化的声音第43页
    6.2 增强互动沟通,转变话语方式第43-45页
        6.2.1 增强与其他媒体微博的联动第44页
        6.2.2 增强与微博粉丝的互动第44-45页
    6.3 打破传统采写、发布方式第45-46页
        6.3.1 加入微访谈,发布讨论话题第45页
        6.3.2 加入微博新功能,带话题、秒拍随手拍等第45-46页
    6.4 积极树立风格,精心设置形象第46-48页
        6.4.1 与母媒风格相呼应,吸引读者关注《天津日报》第46页
        6.4.2 标签识别,为微博创造新生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河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的广告传播价值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