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的股权信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隐名股东概述 | 第12-18页 |
(一) 隐名股东的历史起源与成因 | 第12-15页 |
1. 隐名股东的起源 | 第12-14页 |
2. 隐名股东的成因 | 第14-15页 |
(二) 隐名股东的含义 | 第15-18页 |
1. 隐名民事法律行为 | 第15-17页 |
2. 隐名股东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现状及反思 | 第18-25页 |
(一) 我国隐名股东的现状 | 第18-20页 |
1. 隐名股东的背景 | 第18页 |
2. 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二) 反思 | 第20-25页 |
1. 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20-23页 |
2. 隐名股东法律关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 第23-24页 |
3. 隐名股东法律关系的构建规则 | 第24-25页 |
三、股权信托解决隐名股东问题的合理性与价值性探究 | 第25-34页 |
(一) 我国合同法理论解释隐名股权关系的不自足性 | 第25-26页 |
1. 代理理论的不自足性 | 第25-26页 |
2. 借贷理论的不自足性 | 第26页 |
(二) 股权信托的合理性与价值性 | 第26-34页 |
1. 股权信托基本法理 | 第27-33页 |
2. 股权信托的制度优势 | 第33-34页 |
四、以股权信托重构隐名股东制度 | 第34-45页 |
(一) 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合同 | 第35-40页 |
1. 订立的前提 | 第35页 |
2. 成立与生效 | 第35-37页 |
3. 具体条款分析 | 第37-40页 |
(二) 隐名股东股权信托登记 | 第40-45页 |
1. 登记的效力 | 第40-42页 |
2. 登记的范围 | 第42-43页 |
3. 登记的方法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