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引言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 1.2.1 MIMO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1.2.2 干扰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1.2.3 拓扑干扰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拓扑干扰对齐技术 | 第19-29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干扰对齐技术 | 第19-25页 |
| 2.2.1 自由度的概念 | 第19-20页 |
| 2.2.2 预编码技术 | 第20-21页 |
| 2.2.3 干扰对齐思想 | 第21页 |
| 2.2.4 干扰对齐实现方法 | 第21-24页 |
| 2.2.5 干扰对齐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 2.3 拓扑干扰对齐技术 | 第25-28页 |
| 2.3.1 拓扑干扰对齐主要思想 | 第25页 |
| 2.3.2 拓扑干扰对齐的研究背景 | 第25-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MIMO干扰信道的拓扑干扰对齐技术 | 第29-47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MIMO干扰信道系统模型 | 第29-30页 |
| 3.3 MIMO IC的拓扑干扰问题 | 第30-32页 |
| 3.4 基于矩阵填充的MIMO IC拓扑干扰对齐方案 | 第32-45页 |
| 3.4.1 MIMO IC TIM的一个例子 | 第32-39页 |
| 3.4.2 MIMO IC TIM和SISO IC TIM之间的联系 | 第39-40页 |
| 3.4.3 广义MIMO IC场景 | 第40-45页 |
| 3.5 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 3.5.1 仿真条件和内容 | 第45-46页 |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MIMO干扰广播信道的拓扑干扰对齐技术 | 第47-65页 |
| 4.1 引言 | 第47页 |
| 4.2 MIMO干扰广播信道系统模型 | 第47-49页 |
| 4.3 MIMO干扰广播信道的拓扑干扰问题 | 第49-51页 |
| 4.4 MIMO干扰广播的拓扑干扰对齐方案 | 第51-62页 |
| 4.4.1 基于用户压缩的MIMO IBC TIM方案 | 第51-54页 |
| 4.4.2 基于基站扩展的MIMO IBC TIM方案 | 第54-60页 |
| 4.4.3 MIMO IBC TIM可达自由度的内界 | 第60-62页 |
| 4.5 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 4.5.1 仿真条件和内容 | 第62页 |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