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27-34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一) 地方纪检机关 | 第27页 |
(二) 反腐倡廉 | 第27-28页 |
(三)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 | 第28-29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29-34页 |
(一) 寻租理论 | 第29-30页 |
(二) 权力监督理论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的基本构成与价值分析 | 第34-47页 |
一、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的基本构成 | 第34-37页 |
二、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的历史变迁 | 第37-44页 |
三、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价值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现状分析——以上海市A区纪检机关为例 | 第47-55页 |
一、上海市A区纪检机关作为研究个案的代表性分析 | 第47-48页 |
二、上海市A区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与机构设置 | 第48-49页 |
三、上海市A区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的成效分析 | 第49-55页 |
(一) 机构设置回归反腐倡廉职责本位,注重源头防腐 | 第50-51页 |
(二) 信访渠道畅通,群众监督力量得以发挥 | 第51页 |
(三) 纪委书记提名权上提,监督同级党委主动性有所增强 | 第51-52页 |
(四) 办案环境优化,办案力量加强,惩治力度加大 | 第52-53页 |
(五) 充分运用较轻类别的纪律处分,及时保护党员干部 | 第53-54页 |
(六) 发挥反腐倡廉教育作用,保护党员思想纯洁 | 第54页 |
(七) 针对“人情风”浓不利反腐倡廉,出台具体规定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以上海市A区纪检机关为例 | 第55-72页 |
一、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5-63页 |
(一) 监督实际运行中仍未真正摆脱“业务”牵绊 | 第55-56页 |
(二) 反腐倡廉监督力度欠缺,党员干部滥用权力风险仍存 | 第56-59页 |
(三) 反腐倡廉中地方纪检机关缺乏自我监督 | 第59-60页 |
(四) 查办案件存在“有力无心”和“有心无力”现象 | 第60-62页 |
(五) 惩处效果威慑力低,顶风违纪案件时有发生 | 第62页 |
(六) 反腐倡廉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利于保护党员干部 | 第62-63页 |
二、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3-72页 |
(一) 反腐倡廉中地方纪检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困境 | 第63-64页 |
(二)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缺乏常态监督,对党员保护不利 | 第64-65页 |
(三)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未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力量 | 第65-67页 |
(四) 查处案件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反腐倡廉受制约 | 第67页 |
(五) 廉政教育缺乏实地调研,地方纪检宣教干部缺乏 | 第67-68页 |
(六) 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68页 |
(七) 反腐倡廉纪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 第68-72页 |
第六章 完善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职能履行的对策 | 第72-84页 |
一、细化法律法规从根本上确保地方纪检机关的独立性 | 第72-73页 |
二、采取恰当的监督方式保护党员干部的履职积极性 | 第73-74页 |
三、继续加大地方纪检机关监督执纪力度 | 第74-76页 |
四、加强实地调研用以强化教育的预防保护作用 | 第76-77页 |
五、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协助地方纪检机关反腐倡廉 | 第77-78页 |
六、提升地方纪检机关运用互动网络平台的能力 | 第78-79页 |
七、完善操作性强的制度,提高监督保护效力 | 第79-81页 |
八、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并提高反腐倡廉综合能力素质 | 第81-82页 |
九、严格纪检干部准入制度并形成更趋合理的人员配备 | 第82-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附录一 关于A区纪检干部反腐倡廉认知调查问卷 | 第86-89页 |
附录二 A区纪检领导干部访谈提纲 | 第89-90页 |
附录三 个案访谈对象编号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后记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