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孔硅基内墙涂料的调湿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相对湿度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1.1.2 湿度的调节控制手段 | 第10页 |
| 1.2 纳米微孔硅矿物材料 | 第10-11页 |
| 1.2.1 纳米微孔硅的性质 | 第10-11页 |
| 1.2.2 纳米微孔硅的开发应用 | 第11页 |
| 1.3 调湿材料 | 第11-18页 |
| 1.3.1 调湿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 第12-13页 |
| 1.3.2 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 | 第13-15页 |
| 1.3.3 调湿材料的性能评价 | 第15-17页 |
| 1.3.4 调湿材料的开发 | 第17-18页 |
| 1.4 调湿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8-21页 |
| 1.4.1 调湿涂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1.4.2 调湿涂料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4.3 调湿涂料的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 第2章 纳米微孔硅的调湿性能分析 | 第21-29页 |
| 2.1 纳米微孔硅的吸放湿性能测试 | 第21-24页 |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 2.1.2 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 2.1.3 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结果 | 第22-24页 |
| 2.2 纳米微孔硅的性能表征 | 第24-29页 |
| 2.2.1 比重瓶法测真密度 | 第24页 |
| 2.2.2 孔结构表征 | 第24-26页 |
| 2.2.3 扫描电镜(SEM) | 第26页 |
| 2.2.4 X射线衍射(XRD) | 第26-27页 |
| 2.2.5 元素分析(XRF) | 第27页 |
| 2.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3章 调湿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9-40页 |
| 3.1 试验原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 3.1.1 试验原材料 | 第29-30页 |
| 3.1.2 试验仪器 | 第30页 |
| 3.2 调湿涂料的配方设计 | 第30-33页 |
| 3.2.1 调湿涂料组分的确定 | 第30-32页 |
| 3.2.2 调湿涂料配方中的重要参数 | 第32-33页 |
| 3.2.3 调湿涂料配方设计方法 | 第33页 |
| 3.3 调湿涂料的制备 | 第33-36页 |
| 3.3.1 试验方案 | 第33-35页 |
| 3.3.2 调湿涂料制备试验步骤 | 第35-36页 |
| 3.4 调湿涂料的性能表征 | 第36-39页 |
| 3.4.1 试板的制备 | 第36页 |
| 3.4.2 调湿涂料的常规性能检测 | 第36-38页 |
| 3.4.3 调湿涂料的吸放湿性能检测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调湿涂料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0-52页 |
| 4.1 常规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4.1.1 各因素对涂料样品粘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1.2 各因素对涂膜附着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1.3 各因素对涂膜耐洗刷性的影响 | 第43页 |
| 4.2 吸放湿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 4.2.1 涂料样品的等温吸/放湿曲线 | 第43-47页 |
| 4.2.2 涂料样品的吸/放湿速度曲线 | 第47-50页 |
| 4.2.3 涂料样品的吸/放湿性能的直观分析 | 第50-5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调湿涂料配方优化 | 第52-59页 |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 5.2 纳米微孔硅粒径大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5.3 纳米TiO_2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