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0-28页 |
1.2.1 链路层数据传输调度方法主要设计思路 | 第21-23页 |
1.2.2 数据通信请求及参与者行为的多样性 | 第23-25页 |
1.2.3 数据传输同用户体验的关系 | 第25-27页 |
1.2.4 网络相关性能的分析 | 第27-28页 |
1.2.5 其它研究工作 | 第2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3页 |
第2章 满足多样性多播通信的传输调度算法 | 第33-57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网络模型 | 第34-36页 |
2.2.1 网络 | 第34-35页 |
2.2.2 通信模式 | 第35页 |
2.2.3 网络容量 | 第35-36页 |
2.3 多样性多播会话的网络容量上界分析 | 第36-43页 |
2.3.1 传输距离和目的节点个数的限制 | 第37页 |
2.3.2 竞争强度 | 第37-42页 |
2.3.3 网络容量的一个理论上界 | 第42-43页 |
2.4 传输调度策略设计及可达容量分析 | 第43-49页 |
2.4.1 多样性多播会话传输调度策略 | 第43-46页 |
2.4.2 调度策略的可达网络容量 | 第46-49页 |
2.5 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49-53页 |
2.5.1 不同目标节点数及选取范围下的网络容量分析 | 第49-52页 |
2.5.2 网络模型的适用性 | 第52-53页 |
2.5.3 竞争强度的适用性 | 第53页 |
2.6 实验分析 | 第53-55页 |
2.6.1 不同通信请求对网络容量的影响 | 第54页 |
2.6.2 通信请求不同差异等级的影响 | 第54-55页 |
2.6.3 不同通信请求个数的影响 | 第5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3章 满足多样性服务间隔要求的传输调度算法 | 第57-80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网络模型及预备知识 | 第58-60页 |
3.2.1 网络模型介绍 | 第58-60页 |
3.2.2 预备知识介绍 | 第60页 |
3.3 多级权值极大化调度策略 | 第60-69页 |
3.3.1 优化调度策略的时间复杂性 | 第61页 |
3.3.2 多级权值极大化调度策略 | 第61-64页 |
3.3.3 调度策略在并置网络中的性能分析 | 第64-69页 |
3.4 相关讨论 | 第69-74页 |
3.4.1 服务间隔要求对容量区域的影响 | 第70-72页 |
3.4.2 服务间隔要求对数据队列长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3.5 实验分析 | 第74-79页 |
3.5.1 不同链路数量对调度策略的影响 | 第74-75页 |
3.5.2 服务频率限制 | 第75页 |
3.5.3 数据抵达速率 | 第75-76页 |
3.5.4 服务规律性 | 第76-77页 |
3.5.5 调度策略适用性 | 第77页 |
3.5.6 一般网络性能表现 | 第77-7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满足应用多样性通信请求的数据传输调度算法 | 第80-111页 |
4.1 引言 | 第80-81页 |
4.2 网络模型 | 第81-85页 |
4.3 基于剩余时间的极大化传输调度策略 | 第85-95页 |
4.3.1 传输调度策略介绍 | 第85-87页 |
4.3.2 调度策略性能分析 | 第87-95页 |
4.4 优化调度策略的设计 | 第95-101页 |
4.4.1 并置网络中的优化算法 | 第96-97页 |
4.4.2 一般网络的优化调度算法 | 第97-101页 |
4.5 讨论 | 第101-103页 |
4.5.1 传输比例要求的设计 | 第101-102页 |
4.5.2 多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的必要性和挑战 | 第102-103页 |
4.6 实验分析 | 第103-110页 |
4.6.1 基本性能测试 | 第104-105页 |
4.6.2 不同的网络资源和资源消耗要求 | 第105-107页 |
4.6.3 针对不同应用和任务的传输调度表现 | 第107-109页 |
4.6.4 链路调度公平性的验证 | 第109-11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5章 多样性通信请求下满足用户体验的数据传输调度算法 | 第111-131页 |
5.1 引言 | 第111-112页 |
5.2 网络模型 | 第112-116页 |
5.2.1 接入点和视频播放介绍 | 第112-114页 |
5.2.2 其它假设 | 第114-116页 |
5.3 问题定义及难度分析 | 第116-117页 |
5.4 满足用户体验的近似算法设计 | 第117-125页 |
5.4.1 单步平衡缓冲调度策略 | 第117-120页 |
5.4.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120-125页 |
5.5 讨论:信道质量和自适应编码技术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5.6 实验分析 | 第126-130页 |
5.6.1 模拟实验设置 | 第126-127页 |
5.6.2 基础性能分析 | 第127-129页 |
5.6.3 不同接收策略和轻负载下的性能分析 | 第129-13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结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48-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