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一、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多元阐释 | 第19-25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输出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9-20页 |
二、垄断优势论 | 第20-21页 |
三、内部化理论 | 第21-22页 |
四、区位理论 | 第22-23页 |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3-24页 |
六、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 | 第25-36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市场的吸引 | 第25-28页 |
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 第25-26页 |
二、俄罗斯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 第26-27页 |
三、俄罗斯作为进入独联体地区的重要跳板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俄罗斯自身生产要素禀赋的吸引 | 第28-31页 |
一、自然资源禀赋 | 第28-30页 |
二、劳动力禀赋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德俄两国地理位置因素的吸引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本国制度和机构的支持 | 第33-36页 |
一、境外投资的制度支持——境外投资担保制度 | 第33-34页 |
二、境外投资的支持机构——境外投资担保制度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36-39页 |
第一节 战略服从阶段(1991-1999)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战略进取阶段(2000-2007) | 第37页 |
第三节 战略主导阶段(2008至今)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特征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特征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行业特征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德国大型企业在俄罗斯的投资情况 | 第46-50页 |
一、巴斯夫 | 第46-47页 |
二、大众 | 第47-48页 |
三、德意志银行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德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 第50-57页 |
第一节 政治因素 | 第50-52页 |
一、1950-1991时期 | 第50页 |
二、1991-2005时期 | 第50-51页 |
三、2005-2013时期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俄内部政策和环境因素 | 第52-54页 |
一、俄罗斯外资政策的影响 | 第52-53页 |
二、俄罗斯投资环境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德俄贸易关系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一、德俄贸易对于德国在俄罗斯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 | 第54-55页 |
二、俄罗斯加入WTO的影响 | 第55页 |
第四节 乌克兰问题的影响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7-60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58-60页 |
一、组建中国的大型跨国集团 | 第58页 |
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国际化 | 第58-59页 |
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第59页 |
四、积极完善各类海外直接投资支持体系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