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绞刀切削岩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Evans 模型 | 第14-15页 |
·Merchant 模型 | 第15-17页 |
·西松模型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绞吸挖泥船及绞刀 | 第20-32页 |
·绞吸挖泥船概述 | 第20-21页 |
·绞吸挖泥船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绞吸挖泥船主要设备 | 第22-25页 |
·挖泥装置 | 第23-24页 |
·排泥装置 | 第24页 |
·定位装置 | 第24-25页 |
·可挖掘岩石的绞吸挖泥船的发展 | 第25-28页 |
·绞刀 | 第28-31页 |
·绞刀结构 | 第28-30页 |
·绞刀工作原理与工作参数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绞刀切削岩石理论 | 第32-48页 |
·岩石简介 | 第32-37页 |
·岩石的构成和分类 | 第32-33页 |
·岩石的强度 | 第33-35页 |
·岩石破坏形式 | 第35-36页 |
·水下切削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绞刀切削岩石理论 | 第37-47页 |
·煤炭切削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37-38页 |
·刀齿切削岩石受力分析 | 第38-39页 |
·刀齿受力计算方法[32] | 第39-41页 |
·影响刀齿受力的因素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绞刀切削受力数学模型建立及计算分析 | 第48-66页 |
·绞刀切削受力数学模型 | 第48-51页 |
·坐标系及受力方向 | 第48页 |
·绞刀切削岩石数学模型 | 第48-51页 |
·实例计算与分析 | 第51-65页 |
·绞刀齿切削状态判别 | 第51页 |
·计算编程 | 第51-52页 |
·实例计算 | 第52-56页 |
·绞刀受力和功率随工作参数变化分析 | 第56-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大型绞吸挖泥船岩石疏浚现场试验和理论对比分析 | 第66-93页 |
·试验内容及目的 | 第66-67页 |
·实船介绍 | 第67-68页 |
·试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68-87页 |
·绞刀连续作业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第68-83页 |
·绞刀切削硬质岩石试验 | 第83-87页 |
·试验结果与理论对比分析 | 第87-91页 |
·变化规律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绞刀功率和受力计算对比分析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大型绞吸挖泥船挖岩绞刀切削岩石计算软件开发 | 第93-105页 |
·软件设计原理 | 第93-97页 |
·软件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93-95页 |
·软件的功能需求 | 第95页 |
·核心程序计算流程 | 第95-97页 |
·软件功能及界面介绍 | 第97-101页 |
·软件功能模块 | 第97-98页 |
·软件界面介绍 | 第98-101页 |
·实例计算 | 第101-104页 |
·绞刀功率和受力计算 | 第102-103页 |
·可疏浚岩石评估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5-108页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和结论 | 第105-106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5-106页 |
·本文主要结论和成果 | 第106页 |
·工作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2页 |